杭州“公述民评”问政活动昨晚开播
“一年一度的公述民评开始了。通过公述民评,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公信度、透明度增加了。”昨天,杭州市市长张鸿铭用这段话,拉开了2015“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的序幕。
杭州的公述民评已经连续进行了六年,今年是第七年。今年的公述民评共有5场,内容涉及优化政务环境和优化居住环境、治水、治气、治堵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昨晚在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问政第一场是“优化政务环境”,主题是提升窗口服务效能。问政重点围绕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衔接、规范审批中介服务、便民服务网络延伸等内容展开。
问政嘉宾包括市审管办主任马杭军、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祥荣、上城区区长陈瑾、下城区常务副区长王国珍、江干区常务副区长齐力、拱墅区常务副区长孙璧庆、西湖区区长章根明、滨江区区长金志鹏、萧山区常务副区长赵立明、余杭区区长朱华、富阳区区长黄海峰共11人。
办事难、办事繁是很多市民的心声,这也反映出如今政务环境的弊端,从市民对窗口服务的反馈来看,提升窗口服务效能、推进审批一站式服务,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刚需”。
问政从一段视频切入主题。余杭市民之家,椅子上坐满了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办理窗口却只开放了两个,当时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但前面有22个人在排队等待。
不仅队伍排得长,因为资料不齐全或准备文件出错,很多市民重复跑业务窗口。而在等候区的咨询台,并没有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自身服务意识、业务素养不够,各职能部门放权、审批条件及要求提供的资料清单不统一,是市民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如何能让老百姓办事跑得更少一点,时间更快一点,效率更高一点?
市审管办主任马杭军说,首先是进一步加大基层办事人员的业务培训,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从市级各部门抽调了100个全额事业编制,下放到六城区,帮助城区来承接这个审批工作任务;其次区县市要进一步完善一次性告知服务,让老百姓少跑冤枉路;三是城区在承接审批工作中要求提供的材料,不得多于市里审批的范围。“这些工作今年年底要全面推行。”
张市长要求,优化政务环境,要做到四个字:减、放、提、管。“减”少市级部门的权力清单,把清单从市级部门“放”权给区级,同时“提”高审批效率,把整个环境“管”起来,不能让“红顶中介”变成“高价中介”。
“通过问政,不断地改进政府部门的工作,让全体人民群众参与到杭州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伟大征程当中来,真正实现杭州高起点上的新发展。”
2015年“公述民评”现场问政活动第二场是“治水”,主题是推进河道长效管理,内容是如何发挥河长制作用、河道监管部门如何加强日常管理等,实况录像将于10月30日20∶55在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殷军领 通讯员 季轩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