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为随迁子女异地就读立规 像本市户籍的孩子一样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08.07.2017  20:00

建言献策请于7月10日前登录“中国杭州”留言

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外出打工,都希望子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因此,不少父母想把子女带在身边,让孩子在教育资源更优质的学校接受教育。可是,随迁子女异地就学总会遇到些“坎坷”,毕竟流动人口很多方面会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

怎么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就读的问题,是摆在这些父母面前的心病。

为了保障在杭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能够像本市户籍的孩子一样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昨天,《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杭州市区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政府网上公布。7月10日之前,公众都可以登录“中国杭州”建言献策。

杭州运河学校老师带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课余活动。 运河学校供图

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幼儿园

不得擅自加收其他费用

依据征求意见稿,凡是年龄在3周岁至14周岁、处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并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来杭州市区居住的非市区户籍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都可以申请在杭接受教育。比如:随迁子女就读需要什么条件、就读要办哪些手续等,在征求意见稿中都有明确规定。

比如,在学前教育阶段想要申请在杭就读的随迁子女,除了要年满3周岁,手里头还得持有市区范围内申领的有效IC卡式《浙江省居住证》;同理,想要申请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只要年满6周岁且持有IC卡式《浙江省居住证》一样也可以申请。

满足了就读条件,接下来就可以办就读手续了。当然,不管是申请学前教育还是义务教育,申请人都应当在规定报名时间内提供随迁子女本人的居住证、预防接种证原件及复印件。此前,浙江颁布的新版《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规定,将对居住证持有人的个人情况进行量化,并按照量化情况确定其相应享受的公共服务。随迁子女就读,就是其中一项服务。

征求意见稿规定,在流动人口居住证量化管理政策实施前,各区可根据当地实际,以随迁子女父母双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居住证申领时间、在市区缴纳社保的时间、房产和居住情况等作为依据,按照就近(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入校就读;该政策实施后,则根据随迁子女父母居住证的量化分值高低排序进行安排。

孩子成功入学,但就读收费的标准与当地孩子不一样怎么办?别担心,征求意见稿规定,凡是接受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幼儿园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擅自加收其他费用,要确保随迁子女享受与本市儿童少年同等待遇。

滨江“积分入学”政策

为外来务工人员解了忧

作为浙江省“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先行者,杭州滨江区早已在2015年就率先探索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像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或职业资格等级、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居住年限、遵纪守法、表彰奖励等内容,都是决定分值的一部分。若是分数攒够了,就可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和待遇,比如可能会包括落户、就业、养老、子女入学等。

来自江苏的徐女士就是通过志愿服务获取积分“福利”的一员。2009年,许女士和先生从江苏老家来到杭州打工,一转眼8年过去了,原本的两口之家也升级变成了三口之家,而且还在滨江安了家。

算下来,我做志愿者已经有三年,加起来服务时长都超过300个小时了。”2014年,许女士注册成为杭州市的一名志愿者。她说,平日里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清洁、植树种花等。去年,G20峰会在杭州举办,热衷志愿服务的许女士自然又少不了报名参加,成为了夜间巡逻的一员。

本来做志愿服务,只是想着帮助别人,没承想也帮到了自己。许女士说,去年,她的小孩子要上一年级了,她和先生却发了愁。原因是像他们这样的外来人口,子女读书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不过,滨江区实行的“积分入学”政策,为她和先生解了忧。

真没想到我平时做志愿服务能加分,而且还能给孩子上学帮上忙。”许女士说,凭借她做志愿服务兑换的积分,再加上其他积分,许女士最终以95分的总分,成功帮助孩子争取到了白马湖小学就读的名额。

原标题: 杭州为随迁子女异地就读立规 像本市户籍的孩子一样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作者: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郑茜茜 刘永丽 王郭君 网络编辑: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