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演连晴大片 阳光与冷空气一同来临

30.03.2019  01:41

  连续两天,杭州的天气一直在玩变脸游戏——清晨下雨,上午出太阳,下午又下雨。

  为什么天气说变就变?浙江省气象台解释说,由于我省处于降水系统中,不过云层有空隙,太阳可以透过薄的云层探出脑袋。出太阳的同时,云层降雨的条件还在,天气情况并没有完全转好,还会飘点小雨,这就出现“太阳雨”了。

  这样的天气也就两天,今天开始,雨水渐止,今天阴转多云,12-18℃。之后是杭州将上演连晴大片,晴或多云天气将持续到4月初。

  阳光回来了,冷空气也回来了

  周末恰逢晴好的天气,除了洗洗晒晒,你是不是已经列好了踏春计划?

  建议大家出游要趁早,最好选择周六这天,因为冷空气又要来了,气温又要过山车。如果周六是春意融融,那么周日北风一吹,恐怕会让你冷得哆哆嗦嗦。

  据杭州市气象台预报,周六开始,北方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由于没有暖湿气流,这次只降温、不下雨。所以双休日尽管阳光不错,特别是周六,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最高气温可达24℃。但冷空气南下之后,会开始变冷,特别是周日,北风+降温,最高气温只有15-16℃。

  4月1日,气温还将继续降低,市区最低气温5℃左右,高山区气温更低,可能出现霜冻,农业、林业等部门需要注意这次降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不只杭州降温,本周有两股冷空气接连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降温都很明显。据中央气象台昨天发布的天气提示,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的气温又将被打回原形,最高气温“满20减10”。

  周末的降温算不上倒春寒

  这次天气变冷是不是倒春寒?杭州市气象台解释说: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南北方发生倒春寒的时间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北方晚一些,南方早一些。在杭州,一般在4月5日之后,如果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1℃时,才算倒春寒。

  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春季是冬季风转变为夏季风的过渡过程,其间常有从西北地区而来的间歇性冷空气侵袭,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相持,气温起伏较大,当冷空气南下越晚越强、降温范围越广时,出现大规模倒春寒的可能性就越大。

  倒春寒,重点不只有“寒”,更有“倒”。只有在春季前期暖和、后期偏冷,才符合“倒”的意思。杭州一般从4月5日后才开始算。这么来看,4月初,即便气温够低了,那也只能说“春寒料峭”,称不上倒春寒。

  越是乍暖还寒的时候,气温变化快,大家可不要掉以轻心,毕竟“春捂秋冻”,秋裤和厚外套还要随时保持待命状态。

  浙博副馆长蔡琴发起“斗花大赛”

  全国的博物馆纷纷晒出自家的美景

  入春之后,百花绽放,大家也是到处拍照晒个不停。前两天,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也凑了个热闹,在微博上晒了一段浙博孤山馆区里的樱花视频,雪白的、粉红的,开得轰轰烈烈,美极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蔡馆长接着发了一条微博,@了全国各大博物馆,发起了一个“斗花大赛”,呼吁各家博物馆都来晒晒馆内的春光。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十几家博物馆纷纷响应,晒出自家的“馆花”。

  首先是上海博物馆,他们晒出的是门前亭亭玉立的郁金香花海,还配上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川博物院晒的是北门小花园的整片红枫叶;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晒的也是樱花,配文也很俏皮,“看看,樱花也用心在工作”;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晒的是蔷薇花,还有雪梨花;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当家花旦”是西府的海棠花,“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甘肃省博物馆晒的则是白玉兰;苏州博物馆则借来网友的图,晒了一下博物馆出口太平天国忠王府的玉兰和梅花。

  广东省博物馆比较无奈,因为最近广州阴雨连绵,没有花好晒,他们很委屈地说,“春天的广州缺的不是花,是适合晒花的好天气”,还附上一张旧照召唤太阳。

  没花晒的博物馆,晒起了“春花图”

  没花晒的还有天津博物馆,他们机智地晒了几张馆藏的“春花”绘画,比如清代王武的仿陆治杏花白鸽图轴、傅抱石的《春到梅花山图》等。

  我们采访了这次活动的发起人蔡琴馆长,她说现在正是各个博物馆景致最美的时候,大家也都在自家的平台上晒花,但感觉都是独自言语,就像现在很多的展览一样,容易造成观众的隔离,再精彩的主题和内容也是曲高和寡。于是,她在微博上发起了这场“斗花”大赛,从“晒”到“赛”,一字之差,效果完全不一样,马上就有互动感了。

  蔡琴说,“现在,博物馆早已不再是致力于展示历史的一座神殿,而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充满生机的机构,它的社会价值在于为公众提供平台,让信息传播开来。‘斗花’促进了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公众参与度,很多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感受。可以感觉到,在闲庭信步之间,公众与博物馆处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情态中,为彼此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就像春天一样,催化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博物馆文化。”记者 孙蒨 余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