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路上并肩同行 杭城高考首日4万余考生有爱相伴
浙江在线杭州6月7日讯(浙江在线首席记者/施宇翔 记者/吴振宇/胡昕然/丁波/缪子柠 首席编辑/赵洁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天上午,全省有31万余考生走进全省1.15万个高考考场,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考。
高考“大戏”开演,最紧张的除了考生,便是家长。杭城高考第一天,46870名考生走进考场,上午晴热闷燥,到了下午竟下起了大雨,但大部分家长依然陪着自己的孩子来到学校,目送他们走进考场,久久不愿离去;除了家长,整个杭城高考也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爱心出租车司机护送考生、交警指挥考点周边交通、学校老师身穿红色T恤为孩子们祈求好运……
虽然高考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预计今年全省高考录取率不会低于去年的85.8%。但是,这仍然是决定人生重要走向的关键点。这一天,几乎所有人都在为这些孩子们祝福,希望他们可以妙笔生花,书写出属于他们的人生篇章。
志愿者、老师、司机、交警爱心助考
追梦之路有他们护航同行
今天上午8点左右,杭州的天气有点闷,空气中充斥着燥热的味道,一个小时后,2015浙江高考语文科目即将开考。
杭州学军中学门口,一群穿着海魂衣、手持着加油标语的学生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今早驱车20多公里,来这里是为他们的学弟学妹加油打气。
“去年走上考场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希望今年也能够以同样的方式来激励别人。”志愿者陆垚鑫告诉记者,去年他就是在这里走上考场,最终圆了大学梦。
8点过后,不少考生陆续开始进入考场。他们拿着志愿者赠送的铅笔,信心满满,为迎接人生的一次新的挑战做好了准备。
在杭二中门口,一条长长的红地毯将校园和考场紧紧连接起来,红毯上方的雨棚挂满了喜庆的红丝带。
临近开考,杭二中校长叶翠微走了出来,他微笑着告诉家长,“请大家放心,人全齐了。”
叶翠微身穿着一件红色的T恤,他向记者表示,今天整个杭二中的校领导都穿着这样一件红色T恤,“希望孩子们考得‘红红火火’,取得好成绩!”
参加爱心助考的出租车司机不仅仅是志愿者和老师,有一群人,每当高考来临时,他们一直为考生们做好各种服务和保障工作。
杭四中吴山校区外,周剑敏的出租车就停在路边,她的车上贴着“爱心助考车队”的标志。
早晨6点25分,周剑敏就到了学校。今天,她的任务是在杭四中吴山校区驻点,为突发事件提供用车服务。
自从2003年加入爱心助考行动以来,如今已是她参与助考的第13个年头。回想起这十几年的助考经验,周剑敏说,“每年都能碰上几个大马虎,最惊险的就是陪他们回去取准考证”,每到这时,周剑敏还要为考生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放轻松。并没有人为她培训过,“助考13年,已经是有经验的老司机了”,她打趣道。
在高考期间的“护考”大军中,维持秩序保障通行的交警自然很忙。
上午8点30分,一辆私家车停靠在位于霞湾巷的中策职高考考点前,打着双跳灯,驾驶室内,一位中年女子满头大汗,在包里不停地翻。 在一旁执勤的交警立刻上前询问情况。原来,这是一位考生家长,都赶到学校了,儿子才发现准考证忘带了,这时离开考时间只有半小时了。关键时刻,交警立刻让这位母亲开车回家,并通过信号灯控制,一路让他们畅通无阻。 9点零5分,考生带着准考证顺利返回中策职高。当看到孩子还算及时进入考场,这名母亲终于松了口气,对交警连声称谢。
在“雨棚”中等待的考生家长家长雨中坚守耐心等待
陪孩子圆梦路上风雨同行
每年高考,除了考生,最紧张的莫过于考生的家长们。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次考试可能将决定孩子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下午2点,离第二门数学考试还有一个小时,杭州天空中开始下起小雨。
杭州高级中学门口,陆陆续续有学生到来,几乎每个学生背后,都有家长形影不离。
2点半,雨越下越大,雨点打在地上溅起水花,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后,依然望着校门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
“这么大的雨,幸好已经把孩子送到了,不然肯定淋湿了。”
“我也庆幸,但有点遗憾,应该给孩子再带双鞋子来,明天还下雨呢。”校门口,一对家长正在认真交流着,记者看到,虽然都打着伞,但他们的袖子、裤脚早已湿透。
在离杭高500米远的一个酒店,记者见到了吴先生,他正在宾馆门外抽着烟,他的女儿,也是今年高考浩浩大军中的一员。
“两个礼拜前我就定下了酒店,为了方便她考试。”吴先生说,女儿在班上成绩不错,平时也很懂事,立志要考到浙大法学系。
“我也挺希望她梦想成真,虽然平时对她要求很严,但这几天,我再也没有什么要求,到了这个时刻,只要女儿心情好,就一切都好。”
这位父亲在孩子进考场很久之后,都没有离开。学军中学门外,曾女士已经在考场外的雨中站了两个多小时了。
“现在是儿子十二年寒窗最关键的时候了,今天不上班,所以特地过来陪着。”今天一整天,从一早儿子开始首场考试,再等到他吃完自己精心准备的午餐,曾女士几乎都在考场外守着。
早上的语文考试大家普遍反映难考,但儿子好像感觉一般。”曾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自从儿子进入高三以后就成了全家的中心。“不过他的心态还算不错,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我们也希望他尽量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和曾女士一同驻足在考场外的陈先生也专程来接送女儿赶考。“女儿的数学成绩不是很突出,下午的数学考试也是对她的一个考验,希望她能有好的发挥。”尽管考试还没有结束,陈先生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女儿适合的专业方向,觉得她似乎对文学有一定的兴趣。“填报志愿非常关键,不过最后还是要看考试成绩和她的意愿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
临近下午考试结束的时候,雨却越下越大,大批家长在考场外继续撑着雨伞坚守,急切等待着自己最熟悉的身影出现。或许此刻,一位家长对记者所说的话最适合表达他们的心境:“可怜天下父母心”。
杭二中学生、北大保送生洪鹄在实验室做实验提前拿到了大学的“入场券”
一样和校友同窗并肩逐梦
就在大部分高三学子正在为考试焦虑的时刻,有一群同龄的孩子却早早地拿到了大学的“入场券”,尽管不用参加“硝烟弥漫”的高考,不必承受最后阶段那种紧张和压力,但他们和考生们一样,也在逐梦同行的路上。
洪鹄,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12班的一名学生,两年前,洪鹄因为在全国化学竞赛中名列前茅,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为保送生。
从初中开始,洪鹄被化学的神奇世界深深吸引,化学实验中液体一次次颜色的变化、千奇百怪的沉淀,都让这位大男孩沉醉在其中。
进入高中后,洪鹄开始参加学校里的化学竞赛班,这个阶段的洪鹄显然更为成熟,除了对化学的兴趣之外,他全身心投入到对这个学科更深层次的研究中。
2013年12月,洪鹄参加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并获得全国第28名。正是靠着这个成绩,洪鹄如愿成为北京大学的保送生,这也意味着,他不必参加今年的高考,就可以进入北大学习。“高考对我来说,并不是一定需要去经历的,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化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我相信自己可以实现这个梦想。”在和记者聊到高考时,洪鹄显示出了自己的自信,他表示,即使一定要通过高考来证明自己,他也一定可以做到。
和洪鹄一样,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2)班的陈庭羲也早早收到了北大阿拉伯语系的橄榄枝。
尽管已经拿到准入资格,陈庭羲和班上其他外语系保送生一样都在积极为大学生活做准备。“杭外开设了大学预科班,我们经常去听课。”
除此之外,陈同学还表示:“尽管语言是杭外的优势,但我的目标是在未来做一个复合型人才。要立足于外语,开发其他优势。”为了尽快和实践接轨,陈庭羲目前还在一所律所实习,为一个新项目翻译“岛屿法”。
高考考场外的“加油大军”杭外另一位被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学理科班的来舒悦对记者表示,虽然自己并不用参加高考并获得了保送浙大的资格,但过程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也需要经历一些笔试和面试。“这其实也是一次不断的了解自己的过程。”
确定被保送后,来舒悦将自己的“准大学”生活装点的有声有色。“我最近在学德语、报了素描班,之前去了厦门旅行,报名参加了浙大的社团组织,还自己建了个公众号写写文章。”
高考来临之际,来舒悦将微信头像改成了“杭外加油”的字样:“很多保送生、出国生,还有学长学姐们都改了这个头像为其他杭外考生加油。朋友圈每天都被各种加油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