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缺血:自体输血能解医院缺血之急吗?
他在心里一盘算,才半天的工夫,无法很快执行的输血申请单又积压了不下5张。人命关天,不少等着做手术的患者因备血不足,而不得不延期。
然而,这并非是潘小良一人的烦恼。
临床用血紧张已经是一个常态,特别是从8月下旬开始,杭城各大医院的医生们明显感觉到用血更加吃紧,而且以他们的经验,这种紧巴巴的日子将持续到9月下旬。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没有好办法来终结这种用血紧巴巴的日子?
计划好的手术
却因备血不足而推迟
一边是临床医生因备血不足,而不能开展手术;一边则是患者及家属翘首期盼尽早做手术……
杭州的李师傅今年50多岁,在8月下旬时,他跟单位请了长假,准备做一个髋关节置换手术,可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
在术前检查时,医生发现他的血小板指标很低,凝血功能极差,这无疑会给手术带来更大的风险。而降低风险的唯一方法就是及时补充血小板,但是打了用血申请后,血库的回复却是血小板紧缺,为此手术也就被迫推迟。
事实上,像李师傅这样因临床用血紧张而延迟手术的患者还有很多。
解放军第117医院麻醉科主任陈志斌说,他们医院有一位准备心脏手术的患者,大家都知道,心脏手术的出血量较大,医生预计在1500ml以上,再加上这位患者的血型又是熊猫血,从上个月下旬等到现在,已经等待了半个多月,用血方面还没有等来确切的消息。
一年里
有两个最缺血的时节
记者这两天调查后发现,目前杭城的临床用血真是面临极度缺乏的境况。
9月7日,潘小良主任跟记者讲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情况。
“血站一般每周会送三次血来我们医院,最近因为库存紧张,每次送来的血量很有限,为此我跟血站相关人员的电话沟通也就更加频繁。”潘小良说,“昨天我得知,血站全天只接待了140多位无偿献血者,但正常情况下,每天必须要有600人以上来献血,才能满足杭城各大医院的临床用血。”
“虽然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在组织和宣传无偿献血,但近段时间的临床用血还是特别紧张。”杭州市献血管理中心主任洪丽冰说。
那是不是因为学生和军人是无偿献血的两大主要人群,所以每逢寒假和暑假,少了学生这支献血大军,血源就会相对减少?
洪主任说,这一情况只占了一半的原因。
“一年中确实有两个最缺血的时节,寒假就是其中之一。但在每年7月初的时候,杭州有个‘我为七一献热血’的大型活动,储备的大量血液可维持到8月中下旬,因此暑假的时候临床并不缺血。”
洪丽冰说,而从8月下旬开始,7月初储备的血量已消耗得差不多,献血大军又还没有回杭,于是临床用血开始紧张。而且按照往年的惯例,这种紧张的局面一直会持续到9月下旬为止。
血制品普遍紧缺
自体输血已成一种趋势
临床用血如此紧张,到底该怎么破?择期手术的病人还有条件等,那些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怎么等得起呢?
在采访中,临床医生与血液管理部门的专家一致认为,在临床推广自体输血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研究,这种方法能节约三分之一的临床用血。
所谓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失血回收的血液或预先储存的血液。
目前临床中做的比较多的方式有三种:术前储存式自体回收(把自己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以备自己手术需要时应用);
术中、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用血液回收装置,将病人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处理,然后回输给病人);
稀释式自体输血(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同时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以达正常血容量的血液稀释。血液处于稀释状态,减少了术中红细胞的丢失。采出的血液于手术后期再回输给病人)。
“自体输血除了可以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问题外,与异体输血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安全。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产生的抗体抗原免疫反应所致的溶血、发热和过敏反应; 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差错事故。另外,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病人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洪主任说。
正是基于自体输血的各种优势,自体输血已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国外,自体输血在临床中的普及率已相当高。比如澳大利亚择期手术患者60%接受自体输血;日本有80%—90%的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会备好自己至少400—600ml的血液;美国自体输血已占总用血量的15%。
有医院自体输血比例
已达6成以上
在我省,“早在1993年,我们医院在全省率先试水自体输血,从2008年开始在院内逐渐普及。如今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数量上,我院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浙医二院麻醉科主任严敏教授说。
全院的医护人员已普遍建立起自体输血的意识,几乎是从病人住院开始,他们就开始自体输血的宣教,然后加上手术前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得患者及家属对自体输血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据统计,2014年,浙医二院共有自体血回输机器12台,全年共完成稀释式自体输血600例,回收式自体输血1800例,自体输血比例为63.9%。
其中最值得说道的就是,该院在2013年就掌握了可成功分离出血小板的自体血回输技术,专门用于心脏等大型手术。
严教授说,心脏手术过程中要为患者建立一个体外循环,这时会破坏大量的血小板。但如果在术前先抽取患者的一部分血液,把血小板分离后再进行血液回输,最后在术后回输血小板,保护了患者自身血小板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异体输血的概率。
另据洪主任介绍,除了浙医二院之外,解放军第117医院的自体输血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我们医院在2002年时引进了第一台自体血回输机,主要开展的是回收式自体输血,当年就完成了200例左右。到2006年,每年自体输血达1000例以上,近5年来更是保持在1500例以上,初步计算了一下,每年可以节约用血50万毫升。其中2014年最高为1717例,自体输血量占到了临床用血量的43.7%。”陈志斌主任说。
杭州一半以上市级医院
自体输血率不到一成
然而,20多年过去了,自体输血推广得较好的仅只有个别医院而已,虽然目前大多数的三甲医院都已开展这一项目,但普及率还是相对偏低。
“前段时间,我们对10家杭州市级医疗机构的自体输血情况做了个统计,发现绝大多数是从近5年来才陆续开展,一半以上医院的自体输血率低于10%,最低的医院自体输血率甚至不足3%,还有极大的待进步空间。”洪主任说。
正是考虑到最近这段时间临床用血极其短缺,且大多数医院的自体输血的普及率又还不高,日前杭州市献血管理中心还专门组织了一场杭州市医疗机构输血质量管理培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自体输血的推广,等到年底时,杭州市的自体输血率能达到7%。
另外,对于用血这个问题,洪主任认为,“既要节流,也得开源”,所以她还是想通过本报呼吁大众多多参与无偿献血,而择期手术患者也能尽量动员家属亲友互助献血。
据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