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贞:一位老体育人的抗战岁月
05.09.2015 12:21
本文来源: 省体育局
杨宝贞今年已有86岁高龄,尽管满头白发,却依然神采奕奕。谈及自己战火中的青春年华,他有点激动地说,那段经历现在仍历历在目。
1944年,年仅15岁的杨宝贞,怀着一腔救国热血,在家乡河北参军。“那时社会很动荡,我意识到只有参军,才能真正保卫国家,保护家乡父老。”杨宝贞很感慨。
当时他的家乡已经被日军占领,在“三光”政策下,社会动荡不安,所有百姓都要向日军领取“良民证”。有一次,杨宝贞随父亲去日军据点领“良民证”,在路过一个岗哨时,站岗的日军士兵伸手笑嘻嘻地在他脑门上弹了一个响指。这个弹脑门的举动让杨宝贞十分愤怒,认为这是一种羞辱。加上看着日军在家乡扫荡,他内心的激愤越积越多,最后决定参军。
后来,杨宝贞成了河北渤海军区三分区的一名军人。因为在私塾读过几年书,参军后他被分配到医务室,成为一名卫生员。“当时,我接触到的伤员基本是外伤,伤员都很痛苦。”杨宝贞回忆道。虽然只是给军医做助手,但是杨宝贞十分尽心,每次伤兵送进医务室,他都尽最大努力为伤员服务。
当时已经处于抗日战争的后期,杨宝贞所在的部队转战多地,行军生活非常艰苦,一晚上行军几十里是常有的事。用他自己的话就是“说走你就得走”,即使是半夜也得马上动身。
除了艰苦的行军生活,物资补给经常难以保障。每天吃饭都是“没定粮、没定点”,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都不一定,一天只吃一顿饭是常态。食物大多以小米、番薯为主,偶尔吃上面食,也是未发酵的“死面”所做,坚硬得难以下咽。如果碰上部队战略转移,为了轻装简行,转移前夕会将养的家禽都宰杀了,才能难得吃上一顿肉。
日军投降后,部队在当时的山东省乐陵县举行了庆祝大会,那时的场面杨宝贞一辈子都记得。转业后,杨宝贞来到浙江,后来担任当时的浙江省体委主任,发展起了赛艇、短跑、七项全能、羽毛球、体操等一批体育项目,在1983年和1987年两届全国运动会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今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所以要明白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啊。”现在,和晚辈讲起那些艰苦岁月时,杨宝贞经常嘱咐年轻人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本文来源: 省体育局
05.09.2015 12:21
台州市体育社团组织参加“9.22 绿色出行”活动
9月22日是“无车日”,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台州市开展2017年“9.省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