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条规矩 浙江省教育厅梳理教育教学相关政策
最近,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新生与家长,都在扳着手指算日子——距离9月新学期开学,只剩半个多月了。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孩子和爸妈都难免有些忐忑:每天早上几点到校?每周要上哪些课?作业多不多,会不会很难?诸如此类的问题,估计有一箩筐。
不仅是新生,从幼儿园到高中,准毕业班的学生和家长也开始焦虑:接下来一年的升学路充满未知数,到底怎么走?该不该参加学校补课?要不要去试试形形色色的升学考试?
忐忑与焦虑,多半是因为不了解。其实,这些问题早就有标准答案——最近,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对我省累积出台的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关政策要求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刊发了《浙江省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关政策要求摘编》,孩子和爸妈们想要的答案,就在这份摘编里。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红峰说:“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省教育厅近年来先后就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和标准规范要求。总体上,各地各中小学校贯彻执行政策要求是积极认真的,但各地各学校落实工作不够平衡,一些规定和要求没有很好执行到位,有的文件下发后被束之高阁,没有一以贯之予以落实。同时,一些政策要求的社会知晓率不高。”
所以,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这次摘编了相关政策的重点部分,目的是抓落实、促改革、建规范、凝共识,也希望接受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促进中小学教育更加健康发展。如发现违规行为,可拨打举报电话:0571-88008837、88008828。
摘编内容分“招生工作”、“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育人工作”、“教师教学”、“作业与评价”、“学籍管理”、“教材教辅”等8个方面83条。你身边的这些学校,哪些行为违规了,哪些行为值得点赞,看了就全明白了。
这些做法,统统违规
用奥数成绩作为录取标准
这所学校,你违规啦
【现象】
▲今年初,杭州市教育局出台“最严民办学校招生纪律”,规定在4月1日前,民办学校不得接收家长投递的简历,不得进行预报名工作,更不允许面试、考试。
4月1日晚5点半到8点,杭城某民办初中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考试,主要考语文和数学。有孩子考完后说题目挺难的,特别是数学,部分知识点是初中的,小学里没学过,蒙也蒙不出来。
▲4月,温州某优质公立初中开始面向全市考试招生,网罗全市最拔尖的小学毕业生。
分析——
为迎合部分学校考试掐尖的行为,许多家长忙着让孩子“抢跑”,以至于各类奥数培训班爆满,因为听说这是不少民办初中的必考项。但大家却忽略了一点,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掐尖是不允许的,属于违规办学,换句话说,学校不能凭奥数成绩拍板是否录取某个学生。
学校不仅不能组织入学考试,也不能委托或假借社会培训机构名义组织考试。建议家长擦亮眼睛,别被一些社会培训机构的信息蒙蔽——今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接到举报后,在核查过程中,发现个别社会培训机构假借民办学校名义举办考前培训和推荐考试,相关教育部门及时约谈了相关培训机构负责人,责成其向社会做出澄清、检查,并立即停止相关行为。
其实对于此类现象,浙江早就出台了相关规定,在《摘编》里就收录了这样三条:
第四条严格做到免试入学。所有公办小学、初中一律实行免试入学;严禁小学、初中通过考试方式招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
第九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民办学校不得举行或者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书面考试。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时,可以采用“电脑派位”、面谈等办法确定招收对象。
第十一条民办初中学校切实遵守免试入学规定。不举行任何形式的与入学相关的学科知识笔试和面试,不通过培训等机构搞变相招生考试。在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一定比例时,应通过“电脑摇号”等随机方式招收新生。招生名额、方式和程序均应向社会公示。
制作小报,需要爸妈代劳
这项作业超标了
【现象】
▲某小学家长反映,孩子的作业过多过难,每天要花两三个钟头才能完成,把爸妈也累坏了。比如,学校经常布置制作小报的作业,低年级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只能交由爸妈代劳。此外,学校还要求开展假日小队活动,孩子太小,没法自行前往活动,大都需要爸妈帮忙组织。
分析——
浙江中小学生的作业量有明文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学校布置作业要是超过这个标准,就算违规。
除了作业量,老师到底能布置哪些作业,批改作业有什么要求,浙江也早就出台了相应规定,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在附件中,列举了11种容易加重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作业。包括小学低年级语文听读作业、听写作业、数学拓展作业、制作各类小报等。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表示,“意见”并不是反对所有这11种作业,而是要制止其演化出来的家长过度参与现象。
比如,制作小报,让孩子学习搜集资料,都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求过高,没有爸妈帮忙,孩子很难完成,就应该叫停。
如何布置作业才算规范,依据是《摘编》里的这两条:
第六十一条凡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精选,凡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凡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每个学科只允许配备一本与教学进度相配套的课后作业本。
第六十二条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在校外,给同学们有偿补课
这位老师,你触了“高压线”
【现象】
▲2015年暑假,瑞安某中学九年级某班家长委员会成员,组织本班39名学生,在当地一家培训机构接受辅导,辅导时间为两星期,每天上午三节课,上课时间为7点40分到11点30分。上课教师为该校任课教师,并向每位学生收取1200元培训费。
分析——
这是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同样属于违规办班补课。据了解,当地教育部门查实情况后,对相关老师和学校都进行了处理,包括退费、诫勉谈话等等。
对于“补课”这条红线,浙江省教育厅一直抓得很紧。今年1~7月,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共接到来自全省9个地市的82起违规补课举报,比去年已明显减少。对群众举报都落实及时查处。这82起举报当中,小学、初中有15起,高中有67起。尽管面临高考,浙江对高中补课仍然是严控的,依据是《摘编》里的这两条:
第六十七条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除在周六上午可组织高中毕业班学生进行集中文化课补习外,学校不得组织其他年级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文化课补习。周六上午组织高中毕业班学生进行集中补课的,学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除高三年级学生在暑期可以酌情至多补课两周外,学校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任何形式的补课。
第六十八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心理健康教育受关注
【现象】
▲十年前,作为浙江大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周佶进入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成为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至今已辅导过近3000例个案。
刚开始做心理辅导的时候,由于社会心理普遍对于心理咨询存在偏见,周佶的心理咨询室常常面临门可罗雀的局面。一个学期下来,来做咨询的孩子不超过10个。
而现在,来找他做心理咨询的孩子,除了本校的学生,还有很多其他中小学的学生。他每个月的预约表,总是不到三天就排满。除了工作日中午的两个小时,他的每个周日也都用于接待来做咨询的学生和家长。
这种转变,除了一般人对于心理健康认识的重新评估和定位,更重要的是经过心理辅导之后,孩子们行为的明显变化,让大家看到了心理辅导的巨大力量。
据了解,杭州下城区将建立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在各校心理辅导站的配合下,对全区3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同时,对于心理高危学生建立干预方案,报相关部门备案,并积极寻求专业支持,为他们搭起心灵救护桥。
分析——
小学生连换三男友,以及各种校园欺凌事件,无不反映当代中小学心理教育缺失,尤其是青春期的心理教育。这已引起了浙江教育界的重视。
“从小学到初中,许多孩子最容易产生的不适应,就是心理上的不适应,小学阶段,可以与几个好朋友一起做所有的事情,但是到了初中,孩子们会发现自己有了群体概念,在不同的人面前要做出不同的姿态,这就容易带来一些心理问题。”杭州下城区青春健康俱乐部的一位负责老师分析,“所以俱乐部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进行辅导。”
浙江现在到底有多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摘编》里这一条说得很清楚:
第三十八条每班每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少于2课时。
【现象】
▲早晨8点的铃声还没响,台州横湖小学已是书声琅琅。当天,五年级作文课的主题是“不写作文、改说作文”;数学课则是一项研究性学习:讨论“一亿有多大”。这是学校在适当降低知识难度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广度,扩大知识容量。为利用有限时间进行知识“扩容”,学校在维持周课时总量不变前提下,适当减少基础文化课程的课时量。
▲面对“7选3”新高考,义乌中学贯彻选择性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专长、借力社会和家委会的优质资源,开发、开设出153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
比如,《伏锐说书》是语文老师伏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开发的校本选修课,从2009年开发至今,内容从对传统小说片段的评叙说表到对义乌本土文化故事的发掘、整理、演说,侧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演讲技巧和传统文化底蕴等方面。
分析——
浙江大学教授方展画认为,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授”:教育内容是考什么教什么,教学策略是缺什么补什么。“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教育怪象就是这样产生的。
所以当代教育必须要“选择”。选择性的意义在于“私人定制”,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省中小学课程改革,说白了,就是要探索“兴趣特长导向”的教育新模式,通过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学习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激发学习潜能,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从中小学选课到高考选考,在选择中寻找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是浙江教育改革贯穿的主线,也是我省中小学课程表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
浙江省对中小学课程设置早有规范,《摘编》里梳理得很清楚:
第十四条小学、初中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分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
第十五条小学、初中制定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规划。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
第十七条高中开足开全四类选修课程。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比例不超过60%;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比例不少于10%。每学期选修课程课时比例不少于总课时的20%。
“零起点”教学
【现象】
▲2014年9月起,杭城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实行“零起点”教学。
同年,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一共招收了8个班,共320名一年级新生,零基础的孩子大概有100人左右,约占全部学生的3成。
为了这些零基础的孩子,老师放慢了教学进度。一年级的老师们也发现,在拼音学习上,还是零基础的孩子比较好教。很多学生上的学前班,都不是很正规,有些都教错了,去纠正他们很困难,当着面教了几遍,改过来了,一走开再回来看,又变成老样子。
分析——
2014年2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小学低年级语文和数学教学要求的调整意见》的通知,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同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转发了省厅的通知,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9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
什么是零起点?教育部门打了个比方,那就像一张白纸。
孩子还没上学,就开始学拼音、学算术,肯定不算零起点,因为这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这也是启动“零起点教学”的初衷。
杭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在幼儿园阶段提前给孩子上学科性的知识。现在家长“抢跑”太厉害了,这种盲目拔高现状,应该得到改变。
在很多小学低段老师的从教经历中,零基础的孩子最终学得并不差。采荷一小语文老师李琳说,自己班上曾有个女孩子,入学前什么都没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妈妈很焦虑,担心在班里跟不上。
刚开始的半个月,小女孩学得有些吃力,但她有一个特点,听课特别认真。两个月后,她的书写速度快起来了,字也写得越来越端正,现在各方面都不比其他学生差。
在老师们看来,学习是一个长跑,好习惯就好比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坚持跑下去的基础和动力。浙江提倡孩子零基础进校,更鼓励家长在孩子上学前多培养自理能力、生活习惯、阅读习惯等。
因此,当你的孩子遇到《摘编》里提到的以下情况,应当给学校点赞。这样做是符合办学规范的,也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十四条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九月份为一年级“幼小衔接月”,着重从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幼儿园对接。一年级要适当延迟到校时间、缩短课时长度、放慢教学进度,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和休息时间。
第五十二条坚持学科知识“零起点”教学。准确把握一年级尤其是一上学期的学习要求,适当延长拼音教学时间。不进行“拼音过关”测试,不组织口算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