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打通15条“断头路” 缙云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顺畅
浙江在线7月18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许雅文) 近年来,缙云县城大了几圈。人流和车流在拥有烧饼铺、茶摊的老城,和拥有商城、新住宅的新城之间活跃穿梭,于是新、老城的交汇口成了交通顽疾。朝晖路便曾是那条影响通行的“断头路”,如今停滞10年的这条“断头路”终于被打通。
家住朝晖路10多年的卢乐乐,眉头舒展开了,她再也不愿意过“有路不通”的揪心日子:“现在从我家去县医院最多5分钟,朝晖路没通时要绕路一大圈。”
若干年前,由于政策处理难度大、拆迁谈不拢等原因,朝晖路南延伸段成了一条“断头路”。作为缙云老城与新城间最后一段梗阻,县委、县政府将它列入缙云县2014年首推的“民生清单”之一,并向全县人民公布。在工作组一次次敲门、亲友一次次劝说、全县人民的期盼中,终于在2014年12月,啃下拆迁这块“硬骨头”,停滞10年的朝晖路工程重新上马。
朝晖路通了,往返新、老城区工作的李向洋,心也跟着明亮起来。朝晖路的打通,让李向洋对未来的交通改造充满了期许。为进一步缓解新老城区拥堵,缙云在老城铁桥头放置了3幅即将开工的南塘桥(暂定名)方案设计图,向市民展示并接受市民投票。李向洋路过老城铁桥头时,总会听到往来居民你一言、我一语谈论哪幅设计图是他们的心头所好。
多年来,缙云县在实施城市扩容提质战略中,坚持路网建设先行,大力拓宽路网,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但由于征地拆迁、资金等原因,各处存在着多条“断头路”“卡脖路”,不仅让城市交通变得拥堵,更“堵”了百姓的心。
如何激活这些“末梢神经”,变成通途大道?缙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以“民生工作听民意”为导向,按照“规划一批、前期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的原则,落实工作责任。
百姓的获得感也一步步提上来。矗立了19年的330国道收费站被拆除,百姓走330国道不仅免费,并且整修后的330国道将对接高铁运输,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方便;船埠头桥是县城去往西南6个乡镇的必经之路,原先只能允许两辆车勉强通过,如今也被改造拓宽……
据缙云县交通部门统计,2013年以来,缙云共打通“断头路”“断头桥”4条,畅通“卡脖路”11条,对全县30余条公路进行大中修、整治提升及绿化美化,总长170多公里。这批交通设施的改善,让城市变得更有品位和温度,让路网功能变得更加健全。
接下来,缙云将加快补齐交通基础建设短板,完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开放立体的区域性对外交通体系,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