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并村七年,他们专心做一件事——把高山上的86户村民迁下山
趁着天气晴好,徐志法夫妇俩忙着装修新房。
村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行政施策的“最后一公里”。它的好差、强弱,直接影响着党群、干群关系,决定着民心向背。临安市锦北街道上东村两委会,7年来一心一意地做着一件事:把高山上两个自然村里居住条件差、因偏致困的86户村民迁下山,帮助他们住进“高大上”的农家别墅,让他们也过上幸福生活。这一举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叫好。
7年前,也就是2008年,临安实施大幅度村规模调整,全市662个行政村被撤并为298个。与许多兄弟村一样,毗邻而居的上东、龙孚、袁家、石桥四个村被撤并成一个村——上东村,成为新的“生命体”。原先在老上东村当了多年书记的吴建丰,成了新村的书记,其余3个村的书记和村主任则任新村两委会班子成员。
村子合并后,总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一般来说,在这段时间里,书记所在的自然村(指撤并前的行政村)总会占点“便宜”,不管是新村的规划建设还是项目落地,总会从书记所在的自然村开始,然后,再逐渐“惠及”其他自然村。
然而,吴建丰却并不这么想,更没有这么做。
作为曾经的村邻,吴建丰很清楚,袁家和龙孚两个自然村还有不少村民居住在海拔450米以上的高山上,生产生活不便,进城务工不便,孩子求学不便……因偏致困使他们中的不少人长年居住在泥房和危旧房里。吴建丰决定率领新班子把这些村民迁下山,把它当作新村“开张”的首桩民心实事来抓,使新上东人尽快并村、并心。
2008年,全省各地掀起“下山移民”热潮,上东村抓住契机,顺势而为,向农办、国土、民政等部门争取到280万元资金,启动“下山”工程。经过前期入户调查,上东村决定把28户下山愿望强烈的村民率先迁下山。村里在村中心的“黄金地块”落实了建设用地,给每户人家规划了330平方米的连体别墅,平整了地基,完成了“三通”。
“我们多方争取了项目资金,使旧房拆除和复垦都能享受政策补助。同时,新房建成后,村里还给每户人家一次性补助3.3万元。”吴建丰介绍,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使下山村民并没有因建新房缺钱置身于“幸福的烦恼”。“他们中有6户人家做到了拆建持平(拆旧屋所享受的政策补助,刚好用来建新房),开支最高的几户人家,每户也就花费了十来万元。”
看到这28户村民都能轻轻松松下山过上新生活,原本心存观望的村民们也纷纷“思迁”。然而,要延续如此“体量”的惠民工程,仅凭上东村一村之力,显然难以为继。机会,恰好就在这个当口来了。
2009年,临安市和杭州市相继启动“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和中心村创建,上东村积极奔走,先后争取到了“绿富”精品村和杭州市级中心村创建名额。有了这两个重量级的项目支持,上东村决定继续这项民望甚高的惠民工程。两个项目中,除了部分资金用于村庄道路修整和河道治理,多数资金被用于“下山移民”二期和三期建设。吴建丰掐指一算,三期的项目资金累计近2000万元,共惠及村民86户。目前,第三期即将破土动工,今年年底前,交付使用,将惠及生活条件最困难的36户农户。
居住在高山上的龙孚自然村的富水洪,前几年,孩子在龙马村万马小学读书,“每天5点钟就要起床,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冬天,还要拎一盏煤油灯赶路,真是不容易。”搬下山后,富水洪在临安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方便了,村里的公交车每天有8班,骑电动车半小时就到临安城区了。”
62岁的徐志法,在山上的泥房里住了50多年。置身在这座由泥墙、泥地合围而成的泥房里,大白天屋内也是黑漆漆的,不小心就要“碰壁”。站在刚落成的新房前,徐志法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和孩子下山求学的不堪往事:“我小时候家里穷,舍不得穿着布鞋走山路,每次下山都是拎着鞋赤脚走,到了山脚再穿上,冬天疼得经常哭。”到了孩子这一代,徐志法终于有钱给孩子买自行车了,“每天也只能放在山脚的亲戚家里,下了山,再骑自行车去上学。山路陡,根本骑不来。”
这两天,趁着春暖晴好,徐志法和妻子正加紧给自己的新房装修。前两天,有一个杭州人看中了徐志法的新房,愿出100万元购买,被他婉言拒绝。“辛苦了大半辈子,我们也想好好享受生活。等新房装修好了,城里的女儿就可以带着小外孙经常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空气好,房子又宽敞,多舒服。”(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