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看李白 看出许多往事

18.07.2017  11:14

  “乘长风而来兮,载明月以归。”“李白”在自己的照片上,写下了他唱的歌。

  昨天下午,“李白”濮存昕坐高铁从北京到了杭州,还没来得及放行李,就直奔杭州图书馆。深蓝衬衣,球鞋一双,棒球帽一戴,出现在了“戏·影——中国话剧110周年李晏摄影作品展”现场。

  7月19日到21日,他演了26年的话剧《李白》第一次来杭,将在杭州大剧院连演3场,而在“中国戏剧摄影第一人”李晏30多年的镜头里,濮哥是他在舞台上拍过最多的演员之一,《李白》《茶馆》《建筑大师》《赵氏孤儿》《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待戈多》……这一次,濮存昕的剧照第一次集中以展览的形式展出。

  “自个儿看自个儿——好像看别人演的。”濮存昕站在《李白》那张太经典的剧照前,侧过身,眯起眼睛笑,李白看李白——“哎呀,我今天忘了戴老花镜。

  从1991年12月10日首演至今,26年,200多场,演员换了一波又一波,只有主角濮存昕和演他夫人的龚丽君没变。濮存昕从38岁演到64岁,他已经到了比剧中62岁的李白还大2岁的年纪。

  除了《李白》的剧照,李晏珍藏了十多年的《李白》海报,也在展厅展出,海报是2003年拍的,“你看,那时候我是左手捏胡子,现在是右手捏胡子,而且整个人的重心是向后的。”果然,李白最懂李白。

  一旧一新两张照片,有着时间的痕迹,也有着一个演员的成长。

  “这是人生一大幸事:我见过李白——以他的名义所思所想所做,在舞台上我有一段李白的生命样式,挺好玩的,对吧。”他说,这三天的演出,一定要和杭州观众一起去创作这个角色,“我们应该留下一些空白,留下观众介入的一些点,不能自顾自穷演,抑扬顿挫地炫技、取宠。20年前演的时候,还有点要拼命表现自己,现在不会了,我就是李白。

  濮存昕慢悠悠地把展厅的剧照看了一遍,往事如烟。看到10年前林兆华导演的《建筑大师》这张剧照,他和陶虹主演,“大导的想法太超前了,我没有这么勇敢。

  2016年,李晏出版了《当戏已成往事》,记录了他从1982年至2006年间亲身经历的戏剧圈故事,30多万字,近500幅图片,目前中国此类非虚构著作尚属首部。

  出版社希望书名用手写,李晏一开始想让爸爸写,因为字特别漂亮,但想到爸爸年纪大了,就作罢了。然后,从杨葵、林兆华,他想了一圈人,后来想到濮存昕,但他有点顾虑,怕别人误会自己是奔着濮哥中国剧协主席的身份去的。但李晏还是给他打了个电话,濮哥一开始没同意,说自己字写得不好看。

  “您不是以前说要送我一幅字嘛,您别送了,您就帮我写个书名吧。”李晏的“激将法”成功。

  那天,他直接拿着纸和笔到了后台,濮存昕在开演前,现场写下书名:当戏已成往事。

  “快门无法记数的按动如同他生命的心跳,一定是源于生命的热爱,今天他把对一方舞台上的最值得热爱的瞬间定格下来,连同他的爱献于我们。看着李晏的剧照,必然引起思前想后,戏剧又是一番美妙。”这是濮存昕看完书后写下的读后感。

  看完剧照,濮存昕坐下来,看着《李白》的剧照,拿起笔,停顿了足足33秒钟,然后落笔:往事有续,李晏兄的快门


中国戏剧摄影第一人李晏将来杭 爱戏剧的你会不会感怀
  中国戏剧圈,流传着一句话:平生不识李普雷,文化厅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收录112位校友及亲属“联大记忆”
  《西南联大口述史》首发仪式10月31日在云南师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