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祥走进天杭教育集团学生写小说 越真实越有力量
李森祥,光听名字就有些来头。他的名字除了被写进初二语文课本,还被写进了电视剧《天下粮仓》《卧薪尝胆》的编剧一栏。上周三,天杭教育集团就请到了他为初二的孩子做讲座。
讲座现场,李森祥除了分享了当时写《台阶》的背景以外,更多的是用自己的生活和亲身经历,教孩子们如何写小说。
名家眼中最真挚的习作
源于小学三到六年级
李森祥曾参评某热门青少年文学大赛作品,近几年接触了不少学生佳作。怎样的作品,能入围呢?当下学生作品都有什么特征呢?针对这些,李森祥曾做了比较。他认为当下的孩子,很有创新精神,他们在文体、写作方式方面大胆探索。而他那个年代的孩子,喜欢写熟悉的生活,比如身边的父母、同学、老师,写作素材往往是他们视野范围之内的。
其实,学生在每个阶段,呈现的写作特点也大有不同。一般,小学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文章短小、真挚;初中学生,有的还能保留小学时段的“纯粹”,并在写作方式、写作题材方面有所突破。但是,高中学生的“习作”,倒是“飘”得有点远。所谓的“飘”,就是“有点抓不着重点”,虽然高中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视野开阔,但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会用许多很华丽的辞藻,反而少了一些朴实的细节和语言。
如何写好小说
接近生活的语言最有力量
怎样才能写好小说?这是现场学生最关注的话题。
“积累和语言。”这里所指的积累,除了阅读量外,还包括生活细节的积累。《台阶》一文,描写了一个好强的农民父亲。“文中的父亲,与我生命中的父亲没有一点关系。”李森祥之所以能将文中的父亲刻画得形象生动,主要源于生活的积累。李森祥小时,经常像只小麻雀似的在农村满地跑,那时他能看到各种台阶上坐着形形色色的村民,或是剥毛豆的大婶,或是抽烟斗的大伯。《台阶》中的父亲,其情感表达方式、细节处理,就源于此。
“写好小说,不仅要抓住人物的细节,还要运用朴实的语言。”李森祥说,越是接近生活的语言,越真实,就越有力量。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首席记者 王贞颖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