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供给侧改革:今年新增机器人1万台 淘汰落后企业1千家
浙江在线杭州2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昕然 编辑/马丽红) 22日下午,在浙江省政府第七次全体会议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会议上,“机器人+”成为热词。
会议提出,2016年浙江将新增利用工业机器人1万台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能够超过10万台。同时,浙江还将淘汰产能落后企业1千家,完成“小升规”工业企业2000家。
“机器人+”融入浙江智造
今年新增工业机器人1万台以上
在整洁的大车间里,寥寥几名工人在操纵着一排排机器人完成繁复的加工,现在“机器人+”的梦想在我省照进现实。
“机器人+”是指利用机器人解决生产、生活领域中自动化问题的新理念,是机器人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形态。
会议指出,补长产业短板的重要一项是引入工业机器人,我省要按照“机器人+”的理念制订和实施工业机器人的行动计划,促进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工业机器人。今年要求新增工业机器人1万台以上,力争到2020年,全省在役工业机器人能够超过10万台。
近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也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作为首要产业,与其他10项产业一起被划为未来十年浙江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大力推进“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
今年1000家产能落后企业将被淘汰
2015年底,浙江省海运集团向舟山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其子公司浙江舟山五洲船舶破产清算,五洲船舶成为舟山首家倒闭的国有造船厂。
像船舶制造类等产能过剩行业,近年来企业关停并不鲜见。2015年浙江省法院受理破产清算案件471件、破产重组案件148件,共计619件,比上年上升105%。这些破产企业多为过剩、落后产能行业。
“今年我省将大力推进‘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继续排出1000家企业列入全省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力争整治和淘汰‘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一万家”。省经信委主任张金如在报告中指出,我省要实现制造强省的建设目标,应紧扣供给存量的优化,全力抓好“去产能”工作。
此外,面对严重过剩的产能,张金如认为应该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和合作”的优惠政策,鼓励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和企业通过开展国内外合作化解过剩产能。
全力抓好“育名企”工作
力争完成“小升规”工业企业2000家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我省还要全力抓好“育名企”的工作。力争在今年完成“小升规”工业企业2000家、新建或者改扩建标准厂房700万平方米。
张金如在会上表示,我省将深入实施“三名”培育工程,重点抓好69家省级和313家市级“三名”培育试点企业创建,启动推进第三批省级试点企业培育,加快形成百家龙头企业、千家品牌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发展格局。
此外,还将制订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用“专精特新”的企业评价标准鼓励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并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经信委主任张金如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