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招本地人、仅限男性、名校优先 招聘会上的条条框框怎么破?
带上漂亮的成绩单、厚厚的荣誉证书,浙江工商大学会计专业大四学生小陈信心满满去杭州一家知名的会计事务所应聘,本以为大学期间的优异表现能打动对方,没想到最终还是被企业以“不是杭州本地人”的理由婉拒。
“只招本地人”、“仅限男性”、“985、211大学应届毕业生优先”,在很多企业的招聘启事上,都会设置这样的条件限制,对于应聘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跨过这些所谓的“门槛”,为自己争取更多被认识和了解的机会。昨天,我们把应聘中常见的这个问题抛给了一些企业的HR,请他们来支支招。
“先了解对方设置门槛是为了什么”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 徐亚敏
在一些大型招聘会上,有些企业的HR在招聘时对“985、211院校”有特别的偏好,非该条件下的毕业生拒不接收,甚至连简历都不看,但这并不意味什么都不能做。如果在HR那里受阻,可以通过官网邮箱,或是员工介绍等多渠道去做些突破,与对方取得联系,或是让对方关注到。不要回避问题,要主动去应对,就多了成功的可能。
企业只招男生,或是只招收本地人,肯定有着自己的考量。以销售岗位为例,有时本地人确实会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人脉资源多些,懂当地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会方言,容易打成一片。应聘者要去了解企业设置这项目标是为了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突破,打破对方的心理堡垒。
如何去突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表达自己。假设一个场景,应聘时被质疑从没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该怎么办?很多应聘者会有很好的学习态度:我可以从头学起。但学习需要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更希望的是能够直接上岗的人才,因此,这不是个好的答案。比较合适的表达是,你可以向对方传达这样的信息:我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有信心在最快的时间内成长起来。你可以通过以往的成功事例来阐述和解释自己。
“先争取实习机会再说”
浙江千里马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文祥
任何企业衡量人才,都会考虑两点:是否具有可塑性,以及是否能跟企业共同成长。一些大型国企之所以偏好211、985院校的毕业生,也都是希望人才能干出实事。
在我看来,学历、性别跟户籍,都不是问题。应聘真的不需要花哨的技巧,有一招很简单但很管用,就是直接表达你的实习意愿:“我想在贵单位实习,如果你们觉得我可以,我留下,不可以,我就离开。在这期间我不拿任何工资,只想踏踏实实地学习。”
诚然,对于招聘单位来说,不同岗位要求不同,营销岗位需要抗压能力强的,后勤岗位适合稳定细致的年轻人。如果一开始没有进入理想的岗位,我认为也没有关系,未来可以通过换岗解决。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孙蓓蓓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