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日开始我省将有3~5天大雨暴雨天气过程
今年1月以来(1月1日至6月4日)我省平均降水量59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比去年少17毫米;5月以来(5月1日至6月4日)全省平均雨量17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5%,尤其衢州、丽水等市比常年偏多40%~60%。6月2至3日浙西和浙南部分地区出现大雨暴雨天气,其中衢州市面雨量60毫米、杭州市36毫米、丽水市30毫米,县(区、市)面雨量最大为开化72毫米;全省有149个乡镇雨量超过50毫米,14个乡镇超过100毫米,单站最大为淳安桂花村198毫米。
目前江南雨带已南压至福建、江西南部、广东一带,预计今明两天我省以多云天气为主,7日起主雨带将北抬至长江流域,我省7日入梅。受梅雨带影响,7日开始我省将有3~5天的明显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多大雨暴雨天气,局部大暴雨,过程雨量一般有80~120毫米,浙西和浙北部分地区以及山区可达200~300毫米,将是我省入汛以来最强的大雨暴雨天气过程。另外,今明两天我省气温上升,大部地区最高气温29~32℃;高考期间(7日至9日)最高气温一般为26~29℃,最低气温一般为20~23℃。
由于此次降雨过程时间较长,强度较强,范围较广,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加上5月以来我省降水偏多,土壤水分含量大,局部地区江河水库水位偏高,遇强降水极易引发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连续暴雨地区还可能出现城乡积涝,需注意防范。另外,7日至9日正值一年一度的高考,请有关地区和部门提前采取措施,尽可能减轻强降雨对高考期间交通安全等的不利影响。
二、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增暖,海温偏高1.4℃,已发展成为1951年以来第9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厄尔尼诺事件仍在加强发展。根据历史资料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容易引起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我省出现较为异常的天气气候,请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台滚动发布的最新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三、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努力提高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我省气象部门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推进精细化、格点化、数字化气象预报产品体系建设,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
目前已初步建立0~15天无缝隙精细化格点预报产品体系。0~6小时逐10分钟间隔的降水估测和预报,逐10分钟更新,格点分辨率为1km*1km;0~24小时各要素逐小时预报,逐小时更新,格点分辨率为3km*3km;0~15天各要素逐3小时、6小时和12小时预报,逐12小时更新,格点分辨率为5km*5km;基本要素包括天气现象、温度、降水、相对湿度、云量、风向、风速等。开发了海上大风精细化格点预报产品,逐12小时更新,格点分辨率为5km*5km。在精细化格点预报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乡镇、海岛、港口等站点精细化预报产品,并广泛应用于交通、水文、环境、电力、旅游等专业气象预报和灾害风险评估。
省气象台将继续严密监测天气变化,主动及时做好气象预报预警和服务,努力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效益,为全省安全度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