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对10大服务行业的简析

13.08.2015  23:04

      上半年,我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00.67亿元,增长15.4%,增幅较一季度、2014年全年分别提高2.2和6.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57.8%,较一季度、2014年全年分别提高2.3和2.7个百分点。彰显我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民生事业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但增长动力相对单一、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由于服务业涉及行业广泛,为提高分析的针对性,本文着重分析除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业之外的10个行业(交通运输、信息软件、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水利环境、居民服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公共管理等,下文中的服务业均为此口径)。上述10个行业增加值1439.49亿元,增长16.0%,高于第三产业整体增幅0.6个百分点。

一、10个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信息软件及文化产业拉动明显。

上半年,我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2.58亿元,增长27.0%,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6.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66.57亿元,增长35.4%,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为9.6%。文创产业增加值991.42亿元,增长19.7%。

2、投资较快增长。

上半年,我市10个服务行业投资509.95亿元,增长14.4%,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7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91.31亿元,增长29.1%;教育业投资57.24亿元,增长4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48.77亿元,增长6.3%。

3、信息经济强势推进。

信息经济六大中心与六大重点产业与服务业关联度较高。上半年,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381.32亿元,增长34.1%;数字内容产业增加值523.50亿元,增长37.8%;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增加值369.87亿元,增长27.7%;移动互联网产业增加值379.07亿元,增长36.2%。

4、高技术服务业占比提升。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企业营业收入1292.58亿元,增长41.5 %,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的62.0%,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中,信息服务营业收入1047.53亿元,增长52.3%,是拉动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专业技术服务营业收入149.02亿元,增长7.4%;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营业收入57.53亿元,增长15.1%;知识产权及法律服务营业收入7.22亿元,增长35.5%;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营业收入5.24亿元,增长15.2%。

5、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我市教育、卫生及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娱乐业增加值294.43亿元,增长14.8%,高于全市GDP增幅4.5个百分点,教卫文体行业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20.0%,在服务业各行业中贡献程度仅次于信息软件业;健康服务业增加值130.03亿元,增长12.3%,增幅较上年全年提高1.8个百分点。

6、规上单位平稳发展。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084.89亿元,增长26.0%,2-5月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23.7%、22.6%、24.2%和24.1%,呈平衡发展态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税523.78亿元,增长21.0%;利润408.53亿元,增长16.5%。规上服务业非企业单位收入合计859.61亿元,增长4.0%。上半年规上服务业单位月均从业人数89.05万人,增长4.6%。其中,规上企业月均从业人数54.29万人,增长6.1%;规上非企业单位月均从业人数34.76万人,增长2.2%。

二、需关注的问题

1、增长动力相对单一。

从上半年10个行业的增长对服务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来看,列前3位的依次为:信息软件业、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贡献率分别为:56.4%、10.6%和9.6%,合计76.6%,其中信息软件贡献过半,在凸显“一号工程”成效明显的同时,也显现出服务业增长动力的多元性不足。同时,个别去年下半年开业的信息软件大型企业也会较为显著影响下半年服务业指标的增幅。

2、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差异较大。

上半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下的企业亏损面达39.2%,亏损面超过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8.5个百分点。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指标来看,亿元以上企业、亿元以下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21.3%和10.3%,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26.1%和10.1%,从业人员人均营业收入分别为68.2万元和16.9万元。从中可以看出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反差。

3、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规上服务业企业的区域分布看,上半年余杭区、滨江区、西湖区营业收入占全市的62.7%;桐庐、淳安、建德、临安四地仅占全市的1.7%。从规上服务业非企业从业人员看,桐庐、淳安、建德、临安四地占全市的10.9%。产业的集聚是经济规律也是发展导向,但县域服务业经济总量偏低也需引起关注。

4、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较为集中。

据今年5月对重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调查,企业当前生产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居前3位的依次为:用工成本上升过快、市场需求不足、创新乏力。77.7%的调查企业面临用工成本上升快的问题;40.1%的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压力;33.5%的企业存在创新乏力的制约。

三、有关建议

1、存量与增量并重,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城乡统筹。

城乡区域不平衡,既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杭州发展的潜力。通过进一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城乡统筹,拉动经济增长并惠及民生。 一是 切实注重县域范围内现有服务业集聚区的提升,扩规模、强特色,增强吸纳与引领功能,有效增加经济总量。 二是 聚焦居民消费的转型,发挥县域生态环境的优势,丰富旅游西进的内涵,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围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休闲旅游等,谋划打造一批大项目,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完善产业链,形成增长点。 三是 加大民生服务力度,促进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2、融合与跨界同行,激活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动力。

产业的发展或有周期,市场的形态不断变化,要充分利用我市信息软件业高速发展的优势,顺应产业融合的趋势,进一步激活服务业发展的多元动力。 一是 顺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我市信息软件产业的雄厚优势及专业人才的集聚效应,强力推进信息经济和智慧应用。 二是 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在综合交通、市政管网、通信、水利等方面,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化水平。通过信息软件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延伸,拉动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服务业增长对信息软件业的过度依赖。 三是 适应集团及个人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新常态,促进服务型消费,扶持与促进商务服务企业、居民服务行业谋划“互联网+”新业态模式,,拓展市场研究渠道,关注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差异,逐步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3、引导与规划并重,打造众创空间杭州品牌。

众创空间是顺应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趋势的创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是服务业的新业态,对于激发创造活力、培养创新人才、带动扩大就业、提供经济发展新动力至关重要。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和规划并重,以我市"两区"建设为契机,搭建好技术平台、公共政策发布平台,为众创空间发展提供平台的支撑。要积极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形成创业融资生态链。要注重宣传与传播,打造众创空间的杭州品牌,使之成为杭州城市新"名片"。

 

附表1:       2015 年上半年我市部分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增加值

(亿元)

增长

(%)

贡献率

(%)

合  计

1439.49

16.0

100.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9.46

9.1

6.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72.58

27.0

56.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40.16

17.7

10.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9.99

1.0

0.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2.34

7.0

1.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40.32

20.9

3.4

教卫文体

294.43

14.8

20.0

  其中:教育

136.64

6.8

4.7

              卫生和社会工作

91.22

14.7

5.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6.57

35.4

9.6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50.21

2.4

2.1

附表2: 2015 年上半年我市部分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规上企业)

 

营业收入

利税

从业人数

实绩

(亿元)

增长(%)

实绩

(亿元

增长(%)

实绩

(万人)

增长(%)

合    计

2084.89

26.0

523.78

21.0

54.29

6.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2.70

8.3

25.24

-14.2

10.12

4.7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999.89

53.6

312.81

17.7

12.72

9.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67.53

3.8

104.94

47.8

9.76

3.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34.71

7.8

20.59

-14.6

7.09

4.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0.38

0.7

7.66

-22.8

2.31

-0.3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0.56

3.1

1.07

34.6

1.64

8.4

教卫文体

101.36

24.2

45.46

68.3

3.14

4.3

其中:教育

9.57

15.9

0.91

-10.3

0.82

5.1

          卫生和社会工作

18.40

15.0

1.19

-1.4

0.98

12.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3.38

27.9

43.35

75.0

1.34

-1.3

 

 

附表3:2015年上半年我市部分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规上非企业)

 

收入合计

月均从业人数

实绩

( 亿元)

增长(%)

实绩

( 万人)

增长(%)

合    计

859.61

4.0

34.76

2.2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6.50

-19.7

1.33

-1.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93

-4.9

1.17

-8.7

教卫文体

464.69

9.6

21.58

3.1

其中:教育

211.21

8.4

12.14

1.7

卫生和社会工作

236.02

11.6

8.65

5.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45

-1.5

0.79

0.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16.21

2.1

9.67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