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迅猛 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今年7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近日,温州市统计局组织对局部金融风波影响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近年来,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迅速起步,民营金融在调整中有序发展,快递行业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迅猛。但是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金融业深度回落,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下降,从2010年25.4%回落至2013年7.6%。同时,当前生产性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集聚化程度不高、层次相对低下、与工业融合互动不协调等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按浙江省划分标准,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批发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学服务业等六大门类。2011年温州市爆发局部金融风波,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受到严重冲击,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827.4亿元,比2010年仅年均增长6.0%,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年均增幅回落8.0个百分点,并低于整体国民经济增速。可喜的是,近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迅猛,2010年至2013年年均增长56.4%,年均增幅比固定资产投资高8.1个百分点,建成了23个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金融综合试点推进,民营金融业有序发展,这些均为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前三季度与全省比较,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规(限)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77.2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2个百分点,扣除银行业,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8%,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运行情况:
(一)现代物流业恢复性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温州市铁路、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241.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物流业企业经营业绩明显回升,前三季度,规上各类货运以及快递、仓储、装卸搬运等物流相关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增长9.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快递行业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实现业务量1.43亿件,增长57.4%,居全国各大城市第13位。
(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减缓。前三季度,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88.4亿元,增幅从上年同期增长5.6%回落至下降3.1%。另据经信部门统计显示,1-8月软件业务收入3.2亿元,增长0.9%,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2个百分点。温州市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基本集中在传统电信行业,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发展不足。近年移动、电信、联通等传统通信运营商营运成本大幅增加,又受营改增影响,税负加重,经营效益下降明显,前三季度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1%,近年来首现负增长。
(三)金融业增长压力较大。金融业是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值约占四成以上比重。当前全市金融行业体系较为发达,但是近年发展受金融风波影响严重。前三季度,45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但不良贷款准备金大幅提取,影响营业利润下降55.5%。9月末金融业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和2.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6和1.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低11.3和7.8个百分点。小额贷款公司在调整中稳健发展。9月末,45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111.90亿元,同比增长8.4%;经营更趋谨慎,从银行融资继续大幅下降,同比下降45.2%,仅占可贷资金6.2%;小贷经营面收窄,前三季度累放贷款273.1亿元,下降7.3%。
(四)商贸批发市场有所好转。近年温州市批发业市场竞争力趋弱,尤其是专业市场萎缩明显,但是今年批发市场下滑势头基本得到遏制,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批发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269.59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5.1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型来看,批发业回落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规上批发业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额584.90亿元,同比下降8.5%。但是消费品批发市场平稳增长,限上批发业单位消费品销售额539.93亿元,同比增长7.3%。
(五)商务、科技服务业发展平缓。前三季度,规上商务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0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内部行业发展不平衡,新兴的安全保护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8%;法律服务和广告业增长3.3%和0.6%。全市科技服务业以工程管理、勘察、测绘、质检等专业技术服务业为主,受2013年、2012年全市加大投资拉动,专业技术业务激增,但是今年前三季度高位回落,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6%(上年同期增长17.7%)。
二、 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近年受金融风波影响严重。一是供给水平低下,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0.7%,占服务业增加值44.2%,比重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和8.0个百分点;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等六市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显示当前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水平偏低,发展能级不足,与国民经济及工业化进程同步协调性相对较差。二是受金融风波冲击严重,发展明显趋缓。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2010年年均增长6.0%,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年均增幅回落8.0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同期GDP和服务业深5.0和4.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幅回落15.9个百分点,年均增幅仅6.6%。前三季度,全市规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2个百分点,除交通邮政业外,其他五个行业增幅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
2011-2013 年温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 | |||||
项 目 | 2011-2013年均增速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 |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 6.0 | 10.2 | 5.2 | 2.7 | 14.0 |
GDP增速(%) | 8.0 | 9.5 | 6.7 | 7.7 | 11.0 |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 8.7 | 10.2 | 8.2 | 8.0 | 12.3 |
(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程度低,高地效应不足。目前温州市建成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0个,从集聚区产业层次看,入驻服务业企业层次较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不高。近九成入驻企业属于批发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科技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同时,集聚区示范引领作用较弱,行业龙头企业缺乏,规(限)上服务业企业仅占入驻企业数5.5%。
(三)内部结构层次低,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在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中,温州市金融业占43.6%,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0百分点,但近年发展深受金融风波影响;批发业占22.5%,比全省低5.2个百分点,主要差距为当前全市专业市场大幅萎缩;交通运输业占12.9%,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主要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2013年其增加值仅占GDP 7.8%,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商务和科技服务业、软件信息业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商务、科技服务业合计占7.6%,比全省低4.5个百分点;2013年软件业务收入仅占全省总量的0.2%。
(四)与工业融合互动发展较差,制约因素相对明显。一是工业企业运营效率较低,中间服务需求不足。全市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很多企业仍将研发、运输、销售、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环节纳入企业一体化运营,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二是市场化程度不高,机构设置壁垒尚存。由于体制机制原因,部分检验检测、勘察设计等机构脱胎于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拓展中存在“天然优势”;部分行业机构设置壁垒重重,限制了充分的市场竞争,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业层次提升。三是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左右。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比重超四成,同时温州市又属于外向型经济,以上特点都决定温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其是金融业和国际贸易批发更易受到国家货币、关税等宏观调整政策的影响。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善于走集聚化之路。一是要以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创新机制,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做好集聚区认定、考评工作基础上,从税费优惠、用地保障、财政扶持等方面,形成区内外的政策落差,引导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金融财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搭建平台、集聚资源,构建各具特色、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二)深化并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对现有的政策进行有效整合。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等多方面体现对生产性服务业有针对性、导向性和有效性的扶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消除检验检测、勘察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机构设置壁垒,促进充分市场竞争。二是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作用,扶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中优秀项目发展,鼓励各大金融机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科学规划生产性服务业布局,增加重点物流项目和其他大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用地供应。
(三)探索建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机制。一是加强产业关联,促进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引导和推进企业流程改造,剥离生产性服务环节,并使其市场化、社会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优惠政策,继续鼓励分离发展服务业。二是要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立足温州商贸业、金融业发达,浙南闽东中心城市、海西经济区重要城市等优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五一〇产业”中支柱产业发展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