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接群众文化需求
为破解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矛盾,重庆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服务理念,依托公共文化物联网,建成“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优化服务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4年,重庆市在九龙坡区、南岸区等8个区县试点推行公共文化物联网建设,以促进市、区县、镇(街道)多个层面的公共文化资源集聚。这一工作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重庆初步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物联网服务体系,有效覆盖率达85%以上。
搭建服务载体
运行有平台。重庆搭建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物联网平台,将微信公众号、热线电话、电子书屋平台等统一纳入服务体系。平台由服务中心、服务点和服务项目三部分构成:服务中心由区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兼任,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服务点设在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负责汇总群众需求点单、配送落地保障、服务情况反馈等工作;服务项目包括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
服务有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物联网平台现已建成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博展览和知识讲座4个文化资源库并已上线运行。文艺演出已推出节目189套;文艺培训现有音乐、舞蹈、小品书法、绘画、广场舞等10余种培训项目,已开展培训87场次;签约专家59位,已开展知识讲座72场,内容包括文化艺术、家庭教育、养生保健、国防消防等。
经费有保障。重庆加大对文化民生工程的配套整合力度,改革优化财政资金投向,设立类别专项资金,逐步提高和调整财政对文化类的支出比例和分配方式。全市统一整合公共文化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公共文化物联网工作开展,提高了专项资金的利用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和公众认知度。
创新服务形式
服务标准化。重庆市制定了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招募流程,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进行招募,规范操作程序;以乡镇(街道)、行政村为基准制定年度公共文化服务配送计划,实现配送份额均等化。
资源本地化。制定了《重庆市民间艺人(文艺团队)管理办法》,通过培训辅导、举办活动、评星考核、设备支持等形式,扶持民间艺人和文艺团队,已形成131支民间文艺团队,并着重培育木洞山歌、接龙吹打、花溪歌舞、百姓名嘴等特色团队。
活动品牌化。积极整合各区县相关节庆活动和市区两级文化下乡活动,试行基层乡镇(街道)可“点单”承办文化活动。服务项目突出传统与时尚相结合、高雅与通俗相结合,既有阳春白雪的专业演出,又有下里巴人的凡人演艺,使活动更接地气。如“欢笑巴南”群众文艺大舞台等品牌活动已深入人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评判社会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设立了“申请—预约—安排—配送—考评—反馈”的服务流程机制。“点单”预约征求群众意见,服务内容接受群众监督,服务效果接受群众评价,补助资金与服务绩效情况挂钩,这一机制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确保服务效果
坚持立足需求。近年来,重庆市坚持以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由“自上而下”单向供给向“自下而上”双向交互供给转变,逐步形成了无效供给自动淘汰、有效供给渠道畅通的良性格局。
坚持资源整合。为充分整合资源,重庆改变公益性文化单位各自为政的格局,推进市、区县、乡镇(街道)多个层级以及文化、教育、工会、共青团等社会各界公共文化资源的集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的统筹安排和最大化利用。
坚持积极稳妥。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立足全市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安排、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确保公共文化物联网的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