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关部委对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提出要求
3月2日下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京召开2015年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恳谈会,就进一步深化对口帮扶工作进行座谈。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刘少军对做好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提出要求。
国家发改委刘少军副司长指出,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以来,帮扶双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高层交流互访积极开展,工作内涵不断丰富,从扶贫攻坚为主向促进社会发展、人才交流、园区共建、旅游开发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从单纯输血式的无偿援助向造血式的互利合作发展,使得对口帮扶工作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8个帮扶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双方要更好地借助这一工作平台,汇集多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工作再上台阶。一是加强民生发展,以贫困群体为重点,着力帮助解决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坚持把职业教育、培训和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持之以恒的加以推进;二是加快搭建发展平台,重点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受援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共建园区是一个非常好的、集约发展的模式,关键是要从体制创新上入手,探索建立新型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三是切实做好智力支持。支援方不仅要选派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党政干部开展工作,还要多选派一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实当地的智力力量,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帮助培养带不走的生力军。
国务院扶贫办郑文凯副主任认为,自2013年安排8城市对口帮扶贵州以来,帮扶双方认识高、行动快、共识多、效果实,帮扶工作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帮扶和协作,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潜力,非常广阔的前景,非常丰富的内容。目前贵州贫困人口有623万,还是全国最多,贫困发生率达18%。希望对口帮扶机制不仅对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添薪加火助力,使贵州的扶贫开发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且能够为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探索出更好的经验,更好的路子。一是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对口帮扶扶贫协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创新拓展领域和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交流互动、相互交融。园区共建是个大载体,园区里面既有产业也有资本,既有培训也有就业,既有科技也有人才,既有资源也有市场,要把园区这个载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好。三是进一步紧紧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利用沿海发达城市宽广的视野和眼光,从资金、项目、物资以及经验、知识等方面切实帮助欠发达地区,从而不断提高对口帮扶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