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月饼厂的70年:烙下鲜香岁月与时代印记
中新网杭州9月14日电(张煜欢 翁娴)层层起酥的面皮包裹着鲜甜咸香的馅料,一口咬下,糯软香甜迸发在唇齿之间……在杭州市余杭区亭趾镇,这口令人难忘的老味道已飘香了七十余载。
从私人小作坊到国有供销社,再到集体的企业制食品厂,“亭趾月饼”的身份转换间也烙下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深印记。
从小作坊到供销社家喻户晓的“亭趾味”
中秋节这天,亭趾供销食品厂内弥漫着月饼的香味,纸箱装满月饼累叠摆放在仓库间,厂区门口停满了等待进货的三轮车和货车。
眼前的繁忙景象最早可溯源到新中国成立前。
当时的小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厂”经营模式。亭趾供销食品厂厂长邓祖如回忆,那时店铺后头加工烘烤出来的糕点会直接拿到前店售卖,月饼、芝麻饼、小桃酥、云片糕,糕点层层摆放在玻璃柜里,由人任选。新中国成立前,“亭趾月饼”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20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浪潮之中,糕点小作坊被转到亭趾供销社下属的糕饼加工厂。
“那时候供销社的单位比较好,属于国营企业,只有城镇户口才能在供销社工作。”邓祖如说,原本只有三四个人的小作坊,一下子招来了二十多个人。
计划经济时期,月饼不用自己卖,直接供应供销社下属食品店。凭着原本小作坊时期做糕点的技术,“亭趾月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百果、椒盐、火腿等经典口味的亭趾月饼,在那个年代成为余杭一带家喻户晓的中秋美味。
改革开放历浮沉在竞争中把握机遇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春风下,超市、商店在农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对于供销社而言无疑是个挑战。
“农民家门口的店都能卖东西了,也不需要来供销社购买。”邓祖如回忆,在此背景下,1985年,随着财务独立核算的推行,亭趾供销食品厂正式成立,从国营供销社转成了集体的企业制食品厂。
这一转,也带来了内部技术人员的流失。
彼时原本厂里的员工纷纷出去自行办厂,亭趾镇上一下子多出了四五家同类糕点商铺,竞争压力陡然增大。“大家都是同一个厂里的师兄师弟,这几个老味道大家都会做。”邓祖如说。
另一方面,这也为亭趾食品厂释放活力带来了机遇。
工人正在制作亭趾月饼。翁娴摄工人正在制作亭趾月饼。翁娴摄 “转企业后受的限制比以前少很多,生产什么产品、怎么推销,都由我们自己做主。”亲自带徒弟、增加技术力量,同时向其他地区增加销售渠道,邓祖如带领食品厂渡过难关。
慢慢地,“亭趾月饼”的影响力“冲出”余杭,每到中秋,总有周围县市的人特地跑来只为一尝“老味道”。
坚守与突破老味道迸发新活力
在邓祖如看来,涵养这口亭趾“老味道”的,正是七十年来坚守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
搓成一团的馅料包在面皮里,手指轻轻揉搓、旋转,封口处贴上方形垫纸;烤制完成的月饼十个码放成一排,简单的油纸一裹,即可包装出厂……从配料、和面、包馅、烘烤、冷却、包装到出厂,一天下来,四十个工人能生产四五千筒月饼。
机器时代,在不少人看来邓祖如的手工坚守显得有些“傻”。然而他自己知道,机器生产“骗”不过吃惯了几十年手工月饼的顾客。“我们有次买了一台包馅机,没做几天,顾客就问这月饼是不是我们做的,馅料咬下去怎么硬邦邦的。”
手工月饼,看似工序简单却内含许多讲究。“水放多放少,馅料和面皮的配比,甚至面皮包好馅料后留下贴垫纸的小洞的大小,都得花很多功夫。”邓祖如说,“做月饼就是一环扣一环,稍有不对,味道就不一样了。”
坚守传统的同时,亭趾月饼也在追求创新。近两年,该厂新推出的豆沙、蛋黄、奶黄等口味月饼都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邓祖如说,如今月饼里的油盐糖比例相较过去降低了不少,“以前人们都觉得东西要有油有糖才好吃,现在大家想要吃得更加健康。”
中秋来临前,有位在湖北开企业的亭趾老乡特地在微信上向邓祖如订了四百筒月饼,想要给企业员工尝尝自己的家乡味。
从小作坊开始积累声誉,到供销社时期风光无限,再到面临冲击时牢牢把握机遇,这份横亘七十多年的坚守换来了顾客的钟情与好评,也在这历史的岁月中积淀下最为鲜香的味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