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杭州》惊艳北京 引来听众掌声雷动
G20杭州峰会上,一场美轮美奂的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让全世界看到了杭州。
昨晚,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以一场名为“最忆是杭州”的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让众多京城乐迷大饱耳福。
这支由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青年师生组成的年轻乐团,在著名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乐团常任指挥吴强带领下,携手著名笛子演奏家杜如松,著名二胡演奏家许奕,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得主、古筝青年教师刘乐等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正式开启了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2017巡演之旅的精彩大幕。
如梦如幻,最忆是杭州
国家大剧院响起浙音“好声音”
海螺声中,排鼓奏出仿似渔船开动的声音,鼓声铿锵有力、充满朝气,锣鼓喧天、琴瑟交织,热情豪放的表演,响彻整个音乐厅……
音乐会在《渔舟凯歌》中拉开序幕,这是全场唯一一部作于改革开放前的传统保留曲目,锣鼓喧天的火热节奏奠定了音乐会的喜庆基调。
演出前,乐团负责人杜如松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此曲源于浙江民间乐种“舟山锣鼓”,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流行于舟山、象山、宁波等地,后经集体创作发展为经典民乐作品《渔舟凯歌》,螺号、云锣等乐器的特色音效共同营造出惊涛拍岸中的渔家风情。
随后出场的《古槐寻根》,引领听众梦回故里。引子仿佛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下行半音模进的小七和弦如梦如幻,各组拉弦乐器对节奏、力度、音色的控制高度统一,听得出每处细节都经过了精益求精地打磨,才将这个主题咏唱得如此深情。中段主题源自作曲家赵季平在平遥古城听到的民间社班演奏,他别出心裁地将这个吹打乐快板与两端的慢板叠置进出,造成两个梦境交错的幻觉。
国乐团还演奏了具有“江南风味”的经典作品——《西湖寻梦》《雪意断桥》和二胡经典作品《悲歌——江河水》、以及富有时代感的经典作品《延河随想》。
值得一提的是,国乐团齐奏《西湖寻梦》中的《水月》、《鱼乐》两个乐章,一出场,笛声悠扬,观众似坠入深深地江南烟雨中,一切都如鱼得水、浑然天成,那么悠游安然。断桥残雪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杜如松吹奏竹笛协奏曲《雪意断桥》,笛子悠扬凄美,尽展笛之神韵,弦管动情配合,挥发乐之多彩。
此曲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歌吟诗化的江南美景,称颂质朴的人间真情,赏曲念断桥,难忘真性情。弦声若断若续,细若游丝。
退场,全场听众掌声雷动。荡气回肠的旋律依然萦绕在耳边,应和了那句忆江南的词:“最忆是杭州!”
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国乐团2017巡演启动
此次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用民族管弦乐恢宏、大气的音乐语言与载体来彰显中国国乐艺术厚重的历史和悠远的底蕴,体现出了时代化、多元化和民族化的思想内涵,旨在弘扬国乐艺术的创新精神,唤起社会力量对国乐艺术的关注。
在曲目选择上,国乐团精心遴选当代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力作,曲目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合现代审美,独具江南意韵,充分展现了演奏者对中国民族音乐的高尚情怀。在音乐呈现上,国乐团坚持运用室内乐训练方法培训每个乐手,通过各个声部的单独练习,校正音乐的节奏、音准,力求达到演出效果收放自如、细腻有加、层次分明、粗狂到位,散发出中国民族音乐语言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3月8日晚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还走进燕园,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为北京大学师生和北京观众献上了一场别具江南风味的国乐盛宴。
乐团负责人杜如松介绍,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专场音乐会既全面展示了浙江音乐学院一年来的教学成果,又向社会传递了浙江民族音乐的源远流长。音乐中,观众们感受到那些或圆润、或低沉、或高亢、或悠扬的音色、音质,也可以感受到对祖国秀美山河的赞美,对哺育儿女的故乡深深地思念,对美好中国梦的无限追逐,在感受国乐文化带来的具有“江南风味”的经典雅韵的同时,唤醒积淀在中华人民血液中独特的中国情怀。
作为一支拥有拉弦、弹拨、吹管及打击乐四个声部全编制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自成立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多次专场演出,曾赴捷克、奥地利举办专场音乐会。
此次演出是浙江音乐学院国乐团首次亮相国家大剧院,也是国乐团2017年巡演的重要一站。目前,国乐团已获得多个国家的邀请,相关出访工作正积极筹备中。5月,还将出访捷克、波兰,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通过高水准的表演,展示中国民族乐器的特质,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乐艺术传递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