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留下遗书把毕生40万积蓄捐给医院 曾连电视都不买
40万元,这个数字,不算惊人,却是他一生的积蓄。
作为绍兴柯桥区齐贤医院的一名退休职工,他在世的时候,每次捐款数额都是最多;去世后,他又留下遗书,把遗存款全都捐给医院。
这位名叫王自根的老人,去年12月30日安然离世。昨天,绍兴柯桥区齐贤医院的医生李晓燕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医院打算用这笔钱建一个以老人名字命名的手术室:“自根”手术室。
他连家用电器都不舍得买
却在30年前就曾捐款上千元
1928年出生的王自根,曾经是柯桥区齐贤医院的一名退休职工,在医院干过挂号员,也当过出纳。大家都叫他老王。
李晓燕负责齐贤医院的工会工作,曾和老人多有接触。
在她的印象里,老人节省到了“抠”的地步,没有看他穿过几件新衣服。
“老人去世后,我们整理他的房间时候发现,除了满屋子的书外,就是一张桌子和椅子,衣服只有几件,都洗得褪了颜色。像电视机、电冰箱、空调这样的电器,一件都没有。”
可在医院,大家都说老王大方,特别大方。他的大方,全都体现在慈善上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次医院发动大家捐款,老王一下就捐了1000元,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家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元。”
同事们都很惊讶。后来大家发现,一遇到大事,不管汶川地震还是医院造新楼,老王都会慷慨解囊,只是他很低调,捐完后就不再多提。
几十年下来,李晓燕都不记得老王到底捐过多少钱。
感激同事亲人一般的照顾
他把所有遗产捐给医院
今年80岁的董仲生老人,也是齐贤医院的退休员工,他和王自根相识多年,是老王生前遗嘱委托代理人。
老王为什么会如此热心慈善,还把遗产捐赠给医院?
“你去看看遗嘱就知道了,上面写得很清楚。”董仲生老人说。
遗嘱上,王自根老人回顾了自己的生平:他是一个孤儿,从小寄养在姨娘家,很少和亲戚们来往。由于历史和家庭原因终身不婚,到了晚年已无至亲,唯一依靠是齐贤医院。
老王退休后,一直独自在医院职工宿舍生活。
2009年,81岁的王自根在外出买菜时摔了一跤。医院得知消息后,专门把老王接到医院看病,还特意留了单独病房给他。
后来,老人虽然身体渐渐好转,但考虑到身体原因,单独生活肯定多有不便,就继续“留”在了外科病房,医院甚至还专门安排了清洁工阿姨,兼职照顾老王的洗衣、买菜等日常工作。
“再后来,我就让老王在我们家吃饭,也就是多双筷子的事情。”清洁工阿姨说。
对老王,整个医院的人都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
王自根老人自从“住”到医院后,就把工资卡交给了医院财务托管。那之后的5年零1个月,老王被照顾得非常好。
在老人留下的遗书中,他一字一句写下了这句话:“承蒙医院领导和众多同志的关心照顾,让我得以安度晚年。虽然没有财产,退休工资尚有存款,后事一切从简,请求医院工会安排料理。”
医院会用这笔钱建个手术室
就以老人的名字命名
2014年12月30日,老人过世,走的时候86岁高龄。
在他的遗嘱中,除了将其遗存款全部无偿捐献给齐贤医院,由医院用于奖励关心医院、热爱医院的职工和医院的发展,还提出将自己千余册书籍全部捐献给医院图书馆。
而医院审核账目后才发现,老人工资卡的遗存款,高达39.98万元。
“这笔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到底怎么用?医院为此开了好几次会。”李晓燕说。
经过很多次的商议,医院决定把这笔钱用于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昨天,记者得知,考虑到医院的手术室部分设施已陈旧,其中的部分款项会用来建造一间手术室。
这间手术室,将以王自根的名字命名。
齐贤医院的办公室主任胡女士说,到时候,新的电梯、手术室附近,她打算做上一些宣传展板,给大家讲讲这背后的故事,“这真的是个很感人的故事。” (钱江晚报记者苗丽娜)
(本文来源: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