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更多青年学生成就“彩虹公益人生”

15.09.2016  03:08
  一个大学老师的梦想:
  参加一次公益活动不难,把公益当事业却不易
  爱心大咖本期出场:阮俊华
  1999年9月,阮俊华在创建浙江大学绿之源学生环保协会时,还没有想到,从这一小步出发,未来会形成“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
  2000年6月,阮俊华在带领学生忻皓等筹建绿色浙江环保组织时,也没有想到,忻皓不是唯一,未来还有更多学生从他身边走出来,投入公益事业。
  不久前,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的阮俊华入选“浙江最美公益人物TOP10”。他给自己定位是:热心公益事业者,平凡而不平庸的“志愿者老师”。记者 李烨池
  十七年的公益路通向“彩虹人生
  阮俊华说,他的很多想法和行动其实都源于自己的人生经历。
  正因为高中时默默无闻,不善表达,读大学时,他才特意锻炼自己,参选学生会主席。他意识到,如果有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将更容易克服困难。
  正因为到常山县挂职三年,接触了乡镇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年纪大、学历不高,却能解决很多复杂问题。他明白了,高校育人要脚踏实地,象牙塔顶端的大学生也应服务基层。为此,自2006年至今,他已坚持十年带学生挂职服务基层。
  正因为他在彩虹人生新浪博客上公布自己每天的行程,学生可以随时找他,他才更好地了解学生步入社会遇到的难题,并寻找更多知名浙商引领大学生创业。
  也正因为他从1999年开始关注公益,才带着学生陆续创立了“绿之源”、绿色浙江、关爱空巢老人的银丝带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公益团队。
  最终,“红领计划”、“银丝带计划”、“黄土地计划”、绿色浙江、“青年博士志愿讲师团”(青色)、“求是强鹰计划”(蓝色)、“紫领计划”,七项行动在阮俊华的推动下,抱团取暖,搭成了“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
许多学生,慕“彩虹人生”之名而来
  2013年,求是强鹰俱乐部正式开始专职化运作,准备往NGO方向努力。“社会公益创业”,这个新名词首次出现在浙江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加林的脑海中。
  当时,90后女生张加林手握事业单位、报社、广告公司等伸出的橄榄枝,她却转身去“彩虹人生”,当公益专职人员。
  “很早以前通过微博认识了阮老师,我很诧异,一位学校中层领导可以与学生零距离随时沟通。”张加林说。
  “我先是被他独特的教育理念所吸引。”后来,通过“彩虹人生”的求是强鹰俱乐部,张加林认识了更多知名浙商,他们热衷公益,致力于面对面交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是我从事社会公益创业的开始,公益使命感让我心潮澎湃,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做更多事。
  从浙大到其他学校再到社会大众,阮俊华“耕耘”的彩虹人生博客、微博、公众号,以及专著《寻梦彩虹人生》和讲座,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这里迈开梦想的第一步。
  许多学生,从“彩虹人生”走向NGO
  2015年,从“彩虹人生”走出去的学生反哺,设立了20万元彩虹人生种子基金,公益的力量得以延续和循环。
  同一年,“绿色浙江”获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三连冠”。秘书长忻皓说,假如没有遇到阮俊华老师,或许不会有十六年前骑车环浙江的经历,自然没有后来的“绿色浙江”,他也不可能获得福特国际奖学金的资助,去美国留学。“阮老师是我的伯乐,亦是我的兄长。
  专职做公益,忻皓不是个案。
  在浙大读书时,王承超被人推荐给阮俊华,加入“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2010年,王承超作为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负责人,带团来到贵州湄潭。他们一路乘大巴、挤农用车、坐摩托车,再徒步爬到了深山里的学校,“走向黄土地”。
  在那里,王承超不单单支教。他们看到湄潭县鱼泉镇新石村村民出行不便,萌生了修路的念头。他四处奔波,筹到5万多元资金,又获得政府支持,为村民建了新路。
  硕士毕业后,他留在了“求是强鹰俱乐部”,与阮老师一起创办杭州创业发展促进会并担任秘书长,“服务”成为了他生活的一种方式。
  阮俊华讲述了学生们的坚持,他说,参加一次或多次公益活动并不难,但把公益作为自己的事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