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数百名严氏后裔“回家”祭祖传家风

05.04.2017  19:24

  又是一岁清明时,没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绵绵细雨,全省各地迎来了明媚的春光。4月3日上午,景宁县大漈乡小佐村严氏宗祠内香烟缭绕、严氏族人云集。数百名景宁严氏后裔从四面八方前来参加寻根祭祖活动,集体诵读家训,祭拜祖先。

  据记载,宋代初期,严子陵后裔景宁严氏始祖千七公,从严州府入迁小佐村,披荆斩刺,子孙繁衍,耕田兴业,遂成村落。小佐严氏曾经出过一门四代五贡生,还有清代诗人严用光为全省拔贡。根据县志、宗族谱牒等记载,从乾隆59年小佐严氏家谱记载中就有小佐严氏春秋祭祀,小佐严氏祭祖习俗距今已有300多年。严氏先人专门订立了《春秋祭规》、《家法八则》、《禁规十二条》、《谱训八则》。在祭祖活动上,参与者集体诵读传世的家规家训。

  在景宁,现在有不少地方也传承着祭祖传统。一般是在烧几道菜,摆上供桌,斟酒,上香,拜祭祖先。而小佐村严氏祭祖的程序相对更加复杂、完整,由取长流水、富春土、祷告祈天、拜祖、演祝寿戏、设老人宴及与之伴生的民俗文化组成。

  在小佐村,因历史原因,祭祖传统也曾间断了100多年。"村里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决定把祭祖传统重新传承下来。"负责人说,2016年,祭祖大典重新恢复,打算将祖先的传统文化一直持续下去。

  村人严家华相告,"清明文化存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每年的清明节小佐严氏后人不管多忙,都会从外乡回老家扫墓祭祖。他认为,聚族而居的特征使祭祖这一民俗得以正常传承,祭祖的意义在于缅怀先人,记着先人,感恩先人,通过祭祖,人们深切地表达了对天地、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之情,凸显崇尚祖德、尊老爱老的道德理念,实现聚族睦亲和谐相处的目的。

  第22代严氏后裔严振兄说,小佐是景宁严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家族文化底蕴深厚,先祖没有为后人留下深宅大院和万贯家财,而是留下了可以传世的家规家训,成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和修身自重的道德规范。

  从上海赶来的严氏后裔严媛芬感触颇深,"这种场合很震撼,身为严氏后人我觉得很骄傲,也觉得责任重大。"她说,了解了家族历史和文化,觉得自己增长了不少知识,同时也会对照家训家规,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

  "而今,小佐严氏子孙繁衍遍布景宁各地,并辗转迁徏云和、龙泉、泰顺及福建寿宁、福州等地。每年都有回乡祭祖的严氏后裔,并形成了丰富的悠久的祭祖传统和传世的家规家训。"小佐第22代严氏后裔严振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