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县“精准扶持”激活畬乡文化
纯正的畲族山歌唱起来,热闹的三句半敲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日前,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东弄村举办的新年晚会上,畲民们纷纷展示了拿手绝活儿,也以此庆祝全新的文化小广场落成,音响等舞台设备由景宁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配备。
地处浙闽交界的景宁县,有254个行政村17万人口,这样一个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经济处于全省不发达的山区县,面临城乡居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与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矛盾,应该如何引导?以点带面、精准扶持,是当地文化主管部门找到的一条解决路径。
目前,景宁县已建成像东弄村一样的文化小广场254个,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这些紧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或村文化礼堂的文化活动场所,设施齐备齐全,活动场地开阔,能承载演出、文艺培训等多种功能。
据介绍,广场舞近年来的火爆发展、基层群众对文化小广场项目的认可,是催生当地在每村建一处文化小广场的动因。然而,一个成型的文化小广场要花费3万元至5万元,若想实现村村覆盖的目标,这笔不小的开销从哪里来?该县针对百姓需求专门安排了专项资金,县文广新局对每个村建文化小广场采取“以奖代补”投入机制,文化小广场若当年建好给予奖励补助1.5万元。据统计,仅去年,全县用于该项目的补助资金达199.5万元,建成文化小广场133个。由此,调动各镇村“化缘”找资金,带动投入逾千万元。按“谁建得好扶持谁”的原则,景宁县还为254个村和4个社区建起农家书屋,为258个村和4个社区阅览室更新了图书资源,同时,不少村镇、社区更新了文化活动场所,一些特色文化墙也得以修建。
在鼓励、引导、规范新的文化活动的同时,对于传统项目,景宁县采取同步扶持的举措。菇民戏是当地特有的古老剧种,据老艺人张步鸿介绍,菇民戏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末,一直沿续至今。上世纪50年代前后,仍有《断桥会》《三密记》《彩楼配》《合耳环》《节孝图》《寿阳光》《双重恩》等120多出剧目流传。为了让这个剧种在民间一直传唱下去,2014年英川镇菇民戏剧团挂牌成立。据介绍,目前剧团已发展了演员32名,平均每年为附近村民演出12场之多,节目不仅有传统戏选段,还有新编排的小节目。景宁县现有559支民间艺术团,若在每个镇培植一个像英川镇民间剧团这样的活跃团队,带动更多的民间剧团涌现,将极大地促进基层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让不同乡镇的民间业余队伍相互促进,对在演出中有作为并广受百姓欢迎的团队,县文广新局还配备了比文化小广场更“高配”的乡村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一应俱全。
社会力量的参与让景宁县对于群众文化的扶持更精准化。考虑到广场舞培训或比赛中群众对于音响设备的普遍需求,该县除了面向所有行政村配发音响外,下一步还将组建由村干部、文艺爱好者及部分专业骨干参与的文化协会,从不同角度为文化发展提建议,激发社会活力,带动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决策的科学化、高效化。据了解,在已实现每村建一处小广场、培养一名指导员、配发一台音响的情况下,景宁县将利用2年至3年的时间,陆续在每个村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开设儒学讲堂,为每村培养一支文艺队伍,带活基层文化,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文化惠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