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背后 是60岁浙昆的更迭传承
1956年5月12日,《十五贯》剧组晋京演出全体合影。
2016年5月12日,阔别60年之后再度晋京演出的《十五贯》剧组在长安大戏院合影。
北京的天空,在清晨的一阵狂风之后突然变得清澈明朗起来。中午时分,东长安街北侧的长安大戏院门口,刚走完彩排的浙江昆剧团77岁的昆曲表演艺术家王世瑶老先生,和《十五贯》剧组重新在北京照了一张大合影。60年前的5月12日,首度进京演出的浙江昆剧团,也在天安门前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大合影。那张照片的背后,是浙昆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十五贯》,浓墨重彩地定格在了昆曲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昨晚的长安大戏院,注定是一个不眠夜。“浙沪苏”三地联动、浙昆“五代同堂”版《十五贯》,在阔别60年之后再度震动京城。为了看计镇华、陶伟明、张世铮、缪斌、邢岷山五位“况钟”和王世瑶、刘异龙、陶波、吕福海、田漾五位“娄阿鼠”,北京的戏迷全都出动了。当晚的主持人,则是浙昆昔日“秀”字辈的武生六小龄童。
当年从杭州进京
就花了两天两夜
就在演出前一天,从杭州东开往北京南的高铁上,两边绿树飞速倒退,农田变成了巨大的色块。坐在车厢第一排的王世瑶老师,正眯着眼幸福地享受着徒弟田漾准备的午餐——豆腐干、卤蛋、虾、鸡腿……还有整整三罐雪花啤酒。徒弟照顾师傅的传承,浙昆世代铭记。
“60年前,长江大桥还没有造,不像现在高铁只要五六个小时,那时候只有绿皮火车,我们坐了两天两夜的硬座才到北京。”60年前王世瑶才17岁,也是第一次进京。现在回忆起来,当时再怎么苦,也是快乐的。“现在这一幕总在眼前浮现,我们背着铺盖,晚上就把席子铺在车厢的地上,小年轻都睡席子,座位让给师傅。”
那个年月,昆曲演员过的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苦日子。“八月中秋团圆,人家吃月饼,我们就只能买点毛豆和芋艿就算过节了。”就这样哐哧哐哧地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王世瑶和“传”字辈老先生们终于到达了北京前门站,“我们真是乡下人进城,一下火车就去街边吃了碗面,我们小年轻还好奇地买了罐啤酒,只是喝了第一口就马上吐掉,怎么味儿是苦的。”
演出大获成功
文化部奖励5000块
就这样,1956年4月的春天,朱国樑、周传瑛、王传淞等浙昆老艺人,带着倾尽毕生心血排演的《十五贯》来到北京。从4月10日至5月27日,《十五贯》在北京公演47场,观众达7万人次。“我们被安排住在一个京城名角的四合院里打地铺。当时先是在北京最老的广和剧场演出,之后又去吉祥戏院演出。后来《十五贯》大获成功,文化部还奖励了浙昆5000块钱,要知道,那个时候5000块可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真有一种一步登天的感觉。”王世瑶回忆说。
1956年4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十五贯》演出,大为赞赏。4月25日,《十五贯》在国务院直属机关礼堂演出,毛泽东又亲自去看了一次。“开始大家还不知道主席要来,后来一阵骚动,我们听说毛主席要来看戏了。”60年前参加演出的张世铮回忆说,“我当时的站位刚好就斜对着毛主席,他看得很认真,有一段戏还哈哈大笑起来。演出完大家都很激动,还争相去坐主席坐过的那个座位。”
1956年5月17日,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邀请首都文化界知名人士200多人,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昆曲《十五贯》座谈会。周恩来亲自出席座谈会,并做了约1小时的长篇讲话。周恩来总理把昆曲誉为江南兰花,并盛赞《十五贯》是“改编古典剧本的成功典型”,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榜样。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把昆曲和《十五贯》推到了舆论的高峰。
60年之后
传承的重任继续交替
尽管岁月更迭,但95岁高龄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依然认为,《十五贯》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将一个在昆曲界并不算一流的剧本改成符合观众价值需要的优秀作品。“剧作本身倡导大家要反官僚主义,而浙江昆剧团,则为怎样从昆剧传统剧目中发掘优秀作品开了一个好头。”
而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则表示,昆曲当时原本趋于衰亡的命运,正是由于《十五贯》这部剧而一举被扭转了。“昆曲自身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得以逐步重新发掘出来。尤其可贵的是,浙昆秉承‘戏比天大’的精神,没有门户之见和地域之分,把《十五贯》这些经典作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上昆的计镇华、刘异龙,上昆此后又无私地把《十五贯》传授给包括北方昆曲剧院在内的全国兄弟院团。正因为昆曲界秉承‘不分彼此、抱团传戏’的优良传统,才使得《十五贯》这部的经典作品可以重放光彩,代代相传。”
于是昨晚,当这出经典的《十五贯》再度登上北京的舞台时,对于中国每个昆曲人来说,都是令人感怀的夜晚。“丑角全身都要动,我已经演不了全场了。”王世瑶喃喃地说。“60年前心里很没底,只想演好自己;60年后再度上台就是想向北京观众道个谢,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当60年前的小年轻已经成了古稀老人,王世瑶坦言,如今的舞台应该放手给年轻人,而他的天下则在校园里。“我现在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培养浙昆新一代的学生,《十五贯》已经教了第一折戏,回杭后准备再教第二折。”他温柔地看了看一旁参与演出的浙昆14岁的第六代传人——“代”字辈的张唐逍,虽然现在她在《十五贯》里就演一个门子,但王世瑶坚信:“他们才是昆曲传承的未来。”原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背后,是60岁浙昆的更迭传承。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特派记者 张玫发自北京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