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遗迹如何让游客一望而知、自由出入? 是否有必要建造第一个专业音乐厅?

08.04.2017  08:37

  商报讯(记者 孙寅乔)今年无疑将是一个“文化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走红,杭州百姓看书、读诗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杭州怎样才能打好手中的“文化牌”,政协委员们有不少建议要提。

  文艺界别政协委员阎亢舒的提案名字是“关于加强杭州历史文化名人遗迹保护开发提升价值的建议”。阎亢舒之所以报这样一个提案,是因为她看到杭州有一些历史遗迹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而被众人遗忘。

  阎亢舒说:“杭州名人故居、祠堂、墓地等各类遗迹众多,杭城百姓引以为骄傲。西湖不仅山清水秀,更因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遗迹而增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等,都选择埋骨西子湖畔。近十年来,随着西湖整治工程的推进,西湖风景区的名人墓园等大多得到了修整,向公众和游客开放。但一些墓园等遗迹散落城市各处,虽经整修,但没有得到足够的宣传和开发引导,市民游客因种种原因找不到它们。

  阎亢舒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宋代科学家沈括的墓园,夹在戒毒所与杭州公安局安康医院(精神病院)内,需进了医院,往左走过一条小道,才能寻到;现代著名诗人刘大白墓,藏在安缦法云酒店的地盘里,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一条狭小石子路可通,还经常会受到酒店保安的阻拦……

  阎亢舒对此建议,园林文物部门应加大对杭州历史文化名人遗迹的普查关注和保护开发力度。对一些已有保护措施,但不广为人知且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文化名人遗迹,开辟专门通道、设立路标,并通过绘制导游图或在旅游地图上标明等方式扩大宣传,让市民或游客慕名而访。留一条路,让参观者有个瞻仰的去处,去了一望而知、自由出入。

  杭州拥有足够多的乐迷

  他们需要一个专业音乐厅

  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除了发达的商业、金融、旅游业以外,更需要有强大和繁荣的文化产业来传播软实力。杭州有一支全国一流水平的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它曾在G20峰会欢迎晚会上为20国元首表演“最忆是杭州”。然而,杭州全市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符合声学标准的音乐厅,这与杭州作为一个文化大市的地位不相匹配。

  文艺界别政协委员苏冠楠建议建造杭州第一个专业音乐厅。他说:“后G20时代,杭州朝着国际化的文化名城目标迈进,而音乐是国际通用的语言。目前杭州市没有一座符合交响乐演奏要求的专业音乐厅,现有的场地比如杭州大剧院歌剧厅、红星剧院、杭州剧院等,其实是‘剧院’。每次演奏交响乐,需要临时搭建挡音设备,即使这样,音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浙江音乐厅、杭州大剧院音乐厅等,虽被叫做音乐厅,但要么非常小,根本容纳不下100人的乐团,要么是‘电影院’般的厅,无法满足现代的演出需要。

  苏冠楠经过自己的调查,认为杭州拥有足够多的乐迷群体,可以保证音乐厅的高频使用,物尽其用。他说:“拿个数据看看,杭州大剧院歌剧厅的座位数量是1600个,在每周都有演出的音乐季上座率有70%左右,也就是说,每周都会有900-1000个观众入场,而标准的音乐厅座位数量一般是1000个左右。因此,新建音乐厅可以物尽其用。而有一个固定的演出场地,也更有利于培养观众定期欣赏音乐会的习惯,对于推广交响乐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苏冠楠对音乐厅的选址,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建议的地方有武林广场和杭州大剧院附近。他说:“建在武林广场,可以模仿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或者国家大剧院,建造成地下或者半地下建筑,不影响路面交通。缺点是附近商场集中,短时间内高密度人群难以疏散;另一个合适的地方是现有的杭州大剧院附近,之江路沿线,与财富金融中心和奥体博览城相呼应。另外,关于面积问题,音乐厅在于功能而不在于大小,所以面积在2万-3万平方米之间就足够了。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孙寅乔        编辑: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