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面孔:夫妻档跑十年春运 火车上炒菜是门功夫

03.02.2016  12:12

   浙江在线杭州2月2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胡昊 倪雁强 实习生/张孙超 通讯员/冯州 编辑/沈正玺) 哗~”杨立文把菜倒进油锅翻炒,黑木耳、蒜苔和肉片在锅里滋滋冒气儿,锅铲锵锵地响。妻子郑音在一旁满眼爱意看着自己丈夫忙碌着。1月31日,这两口子在杭州开往重庆的K4173次列车餐车工作着,彼此隔着一面柜台。

  今年是杨立文和郑音跑的第十个春运,这对夫妻原本一前一后分开跑两趟车,但因为春运增开了列车,两人被划分到了同一班列车的餐车上。

   不能炒好菜的厨子不是个好乘务员

  今天的午餐套餐是黑木耳蒜苔炒肉片、红烧翅根、炒白菜、泡菜、肉末粉丝,加上米饭,价格是20块钱。郑音说这个价格已经十年没变了。

  我吃了一盒,有点辣。杨立文解释说,列车上都是回乡人,不是湖南湖北,就是江西重庆的,大多数人都好这口味,为了让大家吃地适口,菜就得稍微带点辣,他说这是经验。

  十年春运,从绿皮车到现在的K字头空调直达列车,两口子是铁路发展的最好见证者。

  杨立文从2006年开始跑春运,当时跑的是1325次,也是从杭州到重庆。他说绿皮车的供暖和餐厨是烧煤的,厨房有明火,时间长了整个厨房都黑乎乎的,不卫生也不安全。现在的K字头列车,通的是电,烧菜用的也是电磁炉,安全又干净。

  “一开始我做的是乘务员。那时的春运真的是不是现在难以想象的,一个小小的厕所里挤了9个人,那可是9个人啊!外面就更别说了,要是行李架能爬得上去,我估计也有人会上去的。我们乘务员几乎连站的空间都没有。

  杨立文2011年考取了厨师证,正式从乘务员变身成为餐车厨师。餐车厨房几乎看不到窗外的情况,而K字头的列车经常会因为道岔的改变而发生剧烈晃动,这会不会影响炒菜甚至发生意外呢?杨立文说,在火车餐车做菜都是练过的,油盐酱醋一次不能用太多,要趁平稳的间歇一点点添足。杨立文说自己练了很久才有现在的这份“淡定”。

   一个中午卖出去300多份盒饭还不够

  平时,K4173次列车上的餐车是提供点菜现炒服务的,春运期间就取消了,改成了统一的套餐。一方面是因为人多,众口难调,配菜会比较麻烦;另一方面,套餐给乘客提供的菜色营养也相对均衡。杨立文说一般2个荤菜加上2个蔬菜,基本上营养就能平衡了,“这都是研究过的”。

  杨立文做菜的味道不错,午饭卖出去300多盒了还是不够,厨房里的几个人都在加班赶制第二批盒饭。

  平时一个餐车应该配8个工作人员,春运属是特殊时期,人员被打乱匀到增开的列车上去了,每趟车的餐车只配了5个人,所以一忙起来人手就有点不够。杨立文和郑音今天早上5点多就起来,忙到下午4点才吃午饭,吃的是家里带来的粉。

  按照正常的情况,杨立文和一名同事在厨房里烧菜,还有个同事晚上值班,原则上保证餐车能24小时提供餐饮。

  春运的时候火车上的食物的消耗量巨大,虽然有很多人都会在上车前备点干粮,可第二天干粮吃完后,旅客对盒饭的需求就会增加很多。

  K4173是今年春运从杭州城站发出的第一班增开列车,1月23日晚11点05分从杭州开出,还没到怀化,厨房里准备的食材就吃完了。郑音告诉我:“当时是满载,1500多人都等着吃饭,后来我们只能先把乘务员回程的口粮拿出来提供给乘客,又通知怀化站给我们补给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