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时报一版报道我省国有林场改革典型
最是人间四月天。
在江南的春色里,浙江省丽水市白云山生态林场万木葱茏、清流潺潺,迎来了又一个生态游的高峰。
这个已近“九十高龄”的国有林场,历经兴衰变迁。这个春天,国有林场改革的春风,吹来了满满的活力,林场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曾经不堪重负
白云山生态林场创建于1927年,是浙江省最早一批建立的国有林场。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成立了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事业单位,经营总面积3.95万亩。林场人一直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在伐木竞赛的号子中,产生了一个个伐木英雄。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林场停止采伐,这个自收自支型的国营单位断了经济来源。
“因为资源锐减、人员增加,林场职工收入朝不保夕,生活难以为继,许多职工不得不另谋出路。到2007年改革前,林场已负债290多万元。”回忆当年,现任林场场长毛小荣依然心情沉重。
“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国有林场的定位不清。”丽水市市长黄志平说。不事不企、不工不农、不城不乡的尴尬身份,使国有林场长期处于边缘化境地。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成为当时林场境遇的真实写照。
改革带来新生
2007年,白云山林场成为浙江首批进行改革的林场之一。“国有林场改革的关键就是‘定性定编定经费’,财政兜底解决林场后顾之忧,释放发展活力。”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幼平说。
本着保障林场生态、改善职工民生这个出发点,浙江省在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从功能定位、财政投入、理顺体制等多方面一路开绿灯,为林场改革创造条件。借助改革政策,根据生态公益林占比94%且地处市郊的实际,白云山林场被确定为公益性国有林场,按照准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发展目标由“解决职工基本保障”,转变为“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屏障”。林场职能也由发展“砍树经济”转变为“看树经济”。
改革过程中,林场采取定编不定人的灵活方法,通过自然减员逐步过渡到核定编制。
201名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职工遗属、计划外职工均得到妥善安置,没有人因改革而下岗。
“改革之初林场作出承诺,一定不能让一个林场人失业。他们在林场最艰难的时期不抛弃、不逃避,几代人为林场建设付出了努力。如今改革完成,承诺兑现。”毛小荣说。得到财政保障后,职工工资由原来的年均2.1万元提高到7.6万元;基础设施、森林培育、机构经费、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等全部纳入市财政预算。看到林场改革的变化,在外打工的老职工何苏茂第一时间赶回来竞聘上岗。
在浙江,像白云山林场这样明确公益性质定位的林场已有86个。
发展不再止步
收获了改革的红利,白云山人却没有就此满足。他们设定了新的目标:建设成为生态林场、城市林场、平安林场、民生林场、活力林场“五型林场”。
“既然确定了国有林场的公益属性,那就要让更多群众能感受、共享林场的生态效益、绿色福利。”浙江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认为,国有林场既要改革也要发展,开发森林旅游是林场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这个发展方向,白云山林场凭借区位优势,积极营建森林公园。林场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年森林采伐量从10年前的3000立方米,到目前完全停止经营性采伐,森林蓄积量从2007年的18.6万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8.3万立方米。2006年以来,林场各项资金累计投入2.3亿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森林公园入口综合区免费向市民开放,每年吸引80多万市民前来旅游、休憩。
“过去多伐木就是贡献,现在养好林子、保护好生态才是对社会作贡献。”护林38年的林场职工何树茂深有感触。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林场还注重在科研实训、三产发展、林场文化等方面寻求多元化发展,打造“活力林场”。投资267.8万元,建设101亩香榧生态复合经营基地;依托省市科研院所,发展林下经济,实现集约、高效、综合经营;招商引入建成2家“林家铺子”,成立林工商综合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获得的收益继续用于林场发展。林场建设职工之家,在各林区管护站设立统一标志,培育森林文化和摄影艺术创作基地,参与举办登山比赛、市民养生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使林场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社会效益。 (作者:何晓玲 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