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新时代的新手艺 东阳工美新力量亮相省展
陆国栋木雕作品
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工艺美术该如何发展?每年4月于杭州举办的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被称为业界的风向标,从中能窥见中国工美的“智造力量”。
4月20日至23日,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举行,东阳工美军团再次亮相西湖之畔,呈献了一场由木、竹、石、土等构成的自然与手工文化盛宴。
新人:老工匠首秀80后登台
这次展览,我市共有42家单位和个人参加,规模较往期有所缩减。对此,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王正明分析,工艺美术从业群体的参展日趋理性,本届展会总体规模缩减,但东阳军团参展数量依然居全省县市首位。同时,今年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考之年”,新一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即将选评,所以“国大”“省大”们主动为新人“让路”,凸显东阳工美新力量。
年过花甲的陈日华首次参展,一套八仙桌乍看貌不惊人,细究却大有玄机。这套清式八仙桌以红酸枝为面板,用黑酸枝攒框,奇就奇在外框与面板交接处不是常见的直缝,而是水波纹。由于缝隙几不可见,经常引来询问:“这花纹是油漆的效果吗?”对此,陈日华耐心解释:“这是把面板和边框交接部分切割成水波纹后,再用榫卯工艺拼接而成。因为榫卯结构和板材水分处理严密,所以拼接后看不出缝隙。”这套八仙桌从2014年开料,经两年时间自然干燥处理后,于2016年制作,去年9月份完工。作为有着40多年从业经验的老木匠,陈日华在红木界以出色的榫卯和材料处理工艺而闻名。一同参展的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徐云峰透露:他姐姐六七年前买了陈日华制作的一套红木家具,至今未出现“走缝”现象!
“我参展不为名,不为利,只想告诉大家,传统工艺值得今人珍惜。”陈日华说,这套八仙桌属于“古法新制”,“只要把传统工艺运用到极致,一样可以做出好东西。”
郭颢木雕笔筒
看过这套妍美的八仙桌,转角就遇上了“小鲜肉”——出生于1988年的郭颢带来了一群“秃鹫”和“翠鸟”。对于这些羽禽,他以中国传统的“大写意”表现,“东阳木雕创作羽禽,通常用丝翎雕,把羽毛刻画得纤毫毕现。”郭颢说,这种“穷工极巧”的技法用在红木上很是适宜,但用在黄杨木上起不到“工丽”效果,反而会增加成本。为此,他通过研读传统大写意,模拟“小墨点”,使羽禽形态虚实有致。以此法雕刻的秃鹫,片羽耸立,犹如松果,神态威严而萌感十足。这位山东小伙子于2008年来东学习木雕,后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门下,汲取了更多创意,在文房用品创意上独出机杼,尤其是羽禽的雕刻深得“八大山人”作品神韵。他的同门师兄厉鹏强也是首次参展,善制佛像的他,展览开幕1小时就销售了两件作品。他还擅长对不规则红木小件的处理,巧妙融合商周青铜器、玉器的造型和纹样,赋予作品高古的韵味。
杨国强竹雕作品
在传统的木、竹元素之外,今年东阳军团出现了“石雕”团队。东阳泥塑非遗传承人张跃龙带着两名朋友首度参展,展示了东阳黄蜡石雕刻的实力。“较之泥塑,石雕的生命力更长久,应用范围也更广。”张跃龙说,黄蜡石是东阳特有石种,虽然不珍稀但是好料也难寻,尤其是青色的“碧料”。这次他觅得了一方50厘米长的碧料,玉化程度较高,设计雕刻成佛像。“我是真正的投石问路,在这次展会上见识了青田石雕和昌化石雕,结识了几位朋友。期待通过我和大家的努力,能让东阳黄蜡石雕跻身浙江第三大石雕。”
据统计,除了5名省大师、26名金华大师,其他单位和个人都是首次参展,“新人率”超25%。
新作:年年更新意岁岁翻新曲
开展第一天,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蒋宝良的展位前就没断过客流,清代焦秉贞版的《耕织图》大型折屏前观者络绎不绝。而他的新作截取了名画《姑苏繁华图》的经典片段,以极为工细严谨的刀法,再现了姑苏城外“烟柳画桥、湖光山色”的水乡田园风情。“红木雕刻最重要的是构图,满地雕刻会破坏红木原有纹理,大面积留白又容易导致缩水程度不一。”鉴于此,他通过构图严格控制雕刻与留白的比例,保证画面效果和板材牢固。近3米长的画面以大红酸枝独板为材,雕刻厚度仅5毫米,层次却非常清晰,物象也极为立体。仔细看才发现其中奥秘:上深下浅的平面保留,使人物和建筑渐渐没入“地面”,强化了与雕刻底面的衔接,消除了悬浮感。整座台屏的造型结构优美,纹样线条流畅,许多观者去而折返,甚至坐在画前欣赏超半小时,流连忘返……
何渊巍木雕作品
大型落地屏《泉声春色满山谷》是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何渊巍的新作。群山万壑中,叠叠山泉汇聚成流,片片帆影自峡谷深处翩翩而来,厚重的山势与轻灵的船队相得益彰。以层峦叠嶂、连绵群山为画面主体的做法可谓“平中见奇”,细密的刀法把丰富的皴纹表现得纹丝不乱,深远和平远交互运用的构图则消减了山势的重压感,描绘出一派瑰丽的春色,令整个画面诗意盎然。
郭颢木雕作品
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卢培纲在东阳竹根雕界里以“童子功”著称,雕刻的童子与本人一样憨态可掬。一组童子像集合了27种动作、神态,充分利用竹根的自然形态之美,巧妙设计,浑然天成。“孩童之美在于天真浪漫,所以形象塑造不能过于中规中矩,而是要借用漫像创作手法,适当夸张变形,营造喜乐的感觉。”让儿童“去成人化”,是卢培纲这些年努力的方向。为此,他不断积累传统器物、服饰、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揣摩历代儿童题材绘画,跳出人物“脸谱化”窠臼,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方中见圆、曲直有度,一套“见尺”新中式茶桌前,“凤凰于飞”红木的经营者王凤丹着茶服展示茶道,成了东阳军团中最有仪式感的风景。继2016年创制的椅子亮相G20杭州峰会后,王凤丹和陈晓鹏夫妻就在思考如何让红木家具融入年轻人的主流生活。迎合当下的“茶为国饮”风气,他们把目标锁定了茶桌,在明式四平面不出头霸王枨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如改桌角和桌脚为圆,防止对人体的伤害;桌脚微微外张,增强稳固感。
李斌木雕作品
忆江南,风景旧曾谙。做惯了花鸟和山水的金华工艺美术大师陆国栋,这次转换了创作题材,尝试对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作情境再现。长达4米余的画面用多层叠雕技法表现,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传统民居一字儿排开,不规范的排列给图像透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幅作品难在已有多人作了同题演绎,推陈出新难度特别大。”这位80后大师说,这件作品已经酝酿了几年,最大的亮点在于建筑写实雕刻,完全以东阳传统民居为样本,“东阳民居排列往往因地制宜,所以画面上的屋顶就没有规律可行,强化了真实性,也与以往作品中的秩序美拉开了差距。”饶有意趣的是,陆国栋在作品中融入了营销元素:临河最大的一幢宅院,门额上留白。“如果有人购买了这件作品,我就把他的姓刻在上面,这样就成了专属定制。”
新意:亦要守成法更要创新境
42家展位,转一圈很快,细品味却要很久。因为,传统文化的美好总是沉潜在大朴表象里。
明堂红木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开发新中式家具,参展的一套大案却有回归传统之势,对经典款式加以改良后,顿添轻盈灵巧之势,也更符合现代居室空间。紫光檀的雕刻历来艰险,这套案几的牙条与腿却采用满雕方式,沉郁幽深的紫色、朴中见巧的架构,让整件家具拥有了不事张扬的气质,也让人不由喟叹“美人在骨不在皮”。
青瓷瓶身,紫檀夹口,竹丝镶嵌盖子,这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胡正仁和女儿胡超飞共同研发的新产品。在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组织的大师写生活动中,胡超飞走访了龙泉,看到传统的瓷盖茶罐,就想到了竹与瓷、木的融合。胡正仁非常支持女儿的创意,遂有了这件新作。“这件作品是从传统的香器借鉴了设计思路,香熏的网状盖子与竹丝镶嵌天然类似,给了我灵感。”胡超飞说,通过竹与木结合制成的盖子典雅又密封性良好,实现了器物的生活审美。
何红亮竹编作品
推动传统工艺融入当下生活,已然是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因此,展会上的作品都在向“小而精”迈进。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何红亮通过与中央美院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早就在传统工艺的“爆裂”上有了诸多体验,由此也对传统工艺的守成有了更坚定的心志。“我们见多了许多创意因为没有扎实的工艺基础而无法转化为成品,也见多了设计和工艺‘两张皮’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传统工艺不等于守旧工艺,更不等于落后工艺,而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在他的熏陶下,大学毕业的儿子何凯舒也加入了传承谱系。父子俩创作的竹编技法匾汇聚了东阳竹编66种技法,呈现出66种纹样,由何凯舒用电脑排列组合后,得出最和谐的画面,极大地节省了编织成本。
“创新之余,不能忘记了恪守成法,传统工艺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根基。”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徐云峰对传承与创新有着清晰的认识,他的木雕挂屏《芳华》虽然画面很“西洋”,无论女性形象还是背景配置,都以西方油画为原形,但通过把西方美术焦点透视与中国传统散点透视结合后,画面的景深和层次更为理想。他说,正是立足于东阳木雕丰富的技法,自己才拓展出了“油画木雕”的品类,丰富了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