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社会化服务,农民种菇轻松了

30.04.2015  10:16
浙江日报:社会化服务,农民种菇轻松了 - 农业机械化信息
来源: www.zjnj.cn

      记者  祝梅  通讯员  邵敏  楮田芬 这段时间,何冠蔚很忙。今年他新租下一个山头,近30亩的面积,全部都用来种菌菇。“这几天开始忙着排场出菇了,这一轮要一直持续到7月份。”何冠蔚是武义县王宅镇大莱口村的村民,种菇十年有余,他最开心的是种菇越来越便捷高效了,“无论是品种、原料、技术还是销售,现在都不用发愁。”

  这般省力,依托的是田头建起的“技术站”。2011年6月,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武义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和省县两级的科技人员共同出资,组建了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这样一个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和科技示范基地,把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成果和公共服务平台,直接带到了菇农身边。食用菌产业的升级之路,由此展开。

  田头建起技术站

  在一间温室大棚里,整整齐齐码着的菌棒上已露出了白色的菌丝。随着今年菌菇生产的开始,菌棒们正陆续被主人“认领”回家。

  “这些菌棒都是我们按合同帮种菇人养的,他们提前下订单,选料、备料、灭菌、接种,这些前期工序,我们都会通过专业流水线做好专业生产。”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施礼说,现在,菇农们只要签好合约,把培养好的菌棒运回家,按照我们基地示范的办法,就可以直接种菇、出菇了。

  从备料棒到接种养菌,不仅环节繁琐,技术也必须到位。“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后期出菇产量,一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前期的投入都会白费。”施礼解释,以往,菇农们大多自己制作料棒,成本高、质量更是参差不齐,专业流水线的生产,不光可以降低菇农生产的风险,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料棒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施礼说,他们对料棒的配方进行研究,并开发了一套自动化的生产线。现在,流水线一天就可以生产1.5万个料棒。全县3000万个料棒的需求,原先需要300个土灶一起上阵,现在只需要20多只新型高效灭菌灶即可完成。目前,武义淘汰了八成的常规灭菌土灶。随着高效灭菌灶的推广,更将料棒的优质率提升到98%。

  一个料棒2元,接种好的菌棒3元,这样的成本价,菇农乐于埋单。“以前自己在家做这些步骤也要请人,技术还不一定到位,现在这样种菇,有专家免费指导,省事省时,种植效果也好。”35岁的何冠蔚是头一批跟着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走上新型种菇路的菇农。去年,他种了将近8亩菇,产值超过60万元,今年他把种植面积一口气扩展到30来亩,光是菌棒的需求量就上涨到20多万棒。

  淡季出菇增收快

  最近,生产基地上正抓紧盖起两个新的灭菌灶。“越来越多的菇农希望让我们来做料棒接种,我们原先的4个灭菌灶有点忙不过来。”施礼说,到5月,基地的灭菌能力可以提升到每天2万多棒。

  这样供不应求的局面,离不开专业化的前期操作,也得益于基地对品种的研发。“我们在武义县主推的是‘浙香6号’这个品种。”  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食用菌育种攻关专项首席专家蔡为明是公司创始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在对多个香菇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后,自主选育的“浙香6号”脱颖而出,实现了分段补淡出菇。

  “分段补淡出菇,就是说这个品种可以安排在春秋两个香菇淡季出菇。”蔡为明说,大部分香菇品种的耐高温性比较差,如果安排在4月到6月生产,越夏时容易烂棒,“浙香6号”通过与品种配套的设施调控,不仅能出两季菇,香菇质量也比现有的耐高温品种更出众,特别受到菇农欢迎。

  蔡为明说,他们还创新设计了双层自动开闭的钢架菇棚。“两层的大棚设计,更能维持小气候。”他说,当气温超过32℃,排放在棚内的菌棒就要进入休养状态,白天,大棚会自动关闭并开启喷雾系统,晚上天气凉爽起来,菇棚又能张开遮阳网通风透气,度过高温期后,就可以继续出菇。

  一年两季的生产出菇方式,不仅提升了产量,也能对接鲜菇淡季的市场需求,获得更高的售价。“4月底到6月、7月,9月到11月,一个菌棒一年可以出四到六茬菇。”何冠蔚帮记者算了一笔账:刨去接种、地租等各种成本,每个菌棒的成本在5元上下,产值则能达到8到9元。按一亩地可以放1万个菌棒算,效益可观。

  新模式的香菇产业正在武义崛起。去年,武义在全县推广了10万平方米的菇棚建设,采用基地的专业生产模式,全县在各地建起了20条专业的菌菇料棒生产线。

  技术服务再延伸

  种菇这些年,何冠蔚也算得上半个土专家。“除了买菌棒,基地还会给我们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他说,自己这回租的山头海拔有600多米,出菇的“小气候”比原先的基地更理想,自家的大棚设施不如基地那么先进,基地看得见摸得着,好多技术要多来学学。

  因为效益明显,去年,武义全县栽培3万袋以上、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食用菌专业大户达到120多户,食用菌产值达3.7亿元。何冠蔚所在的村,周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种菇的队伍中来,他自己也把在外打工的弟弟叫回来帮忙。

  鲜菇市场的批发价比原先提升了四成——淡季上市让香菇身价大增,而对施礼来说,随着菇农需求的增多,技术服务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在生产基地的办公区边上,两扇神秘的小白门一打开,就能看到冷藏的鲜菇。去年9月,基地建起食用菌流转中心,希望通过统一的冷藏、包装和销售,进一步提升菇农的收益。

  “鲜香菇储存难,你让每个菇农都去建冷库,这样的成本投入并不现实。”他说,流转中心就是个产销对接平台,他们只收取一定的保管费用来承担水电、人工开销。目前,已有80多户菇农通过他们的冷库来进行香菇流转,试运行以来,每天可以销出200到300箱鲜菇。

  更重要的则是标准的建立。在统一打出的“木之珍”品牌标签下,香菇被按照菌盖厚度、开伞度和冷藏时间等因素分为特级、一级等不同的品次,这些分拣由菇农在将香菇送进冷库前自主完成,多出的这个环节,让香菇的身价一翻再翻。

  “普通香菇的市场售价在每斤3元时,我们标准化的菌菇可以卖到4块5。”施礼说,菇农们共享统一的标准和品牌,也分享着同一个销售网络,他们还会建起质量追溯体系,让从基地走出的香菇更有品质“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