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无锡最美底色 全市林木覆盖率超过27%
城市绿化高水平推进
林业产业融合发展
回顾2017
又是一年新春绿,正是植树造林时。近日,无锡市政府组织召开绿色无锡建设工作会议,总结2017年全市城乡绿化工作,部署2018年绿色无锡建设工作。并对去年无锡市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进行了授牌。2017年,无锡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为指针,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为抓手,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城乡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王庭萍陶冶
全市林木覆盖率超过27%
2017年,无锡全市完成造林绿化1.6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1万亩,林木覆盖率已超过27%;国土绿化“三化”工作全面展开,建成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34个、市级“三化”示范村16个、示范单位127个、示范片3个。
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绿化超过1000亩。全市各地通过组织实施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江阴市以“1310”工程实施为抓手,精心组织韭菜港公园、应天河公园等“环城森林公园”建设。宜兴市积极推进“三化”树种造林,珍贵用材树种造林1886亩。梁溪区完成显义桥游园等4个城市游园建设。锡山区完成新杨路、延祥路等道路绿化,实施胶阳路绿化提升,已经启动锡东生态园建设。惠山区完成新锡澄路两侧景观廊道等绿化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惠山大道景观改造、惠山市民广场改造,完成9条河道绿化面积350亩。滨湖区完成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A、B段河道清淤、退化湿地恢复、地形整理及绿化种植,创建马山耿湾湿地保护小区。新吴区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彩色化、珍贵化工作,在泰伯大道建设樱花林带,新光路建设玉兰大道,锡兴路建设银杏大道,营造“以树木区分道路、在路中分享美景”的生态环境。
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绿化,逐村进行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文物古迹等资源和因素开展村庄绿化,因地制宜提升绿化档次和品位,高水平推进无锡市村庄绿化工作。
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去年,根据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按照居民出行300-500米进入公园绿地的要求,结合无锡市城区游园现状和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增绿建园”方案。
2017年,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对公园绿地建设的投入,整合绿地资源,结合地块开发、路桥建设、河道整治,扎实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和游园建设,市区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05万平方米,新建显义桥游园、和风路游园、尤岸游园等城市游园13个。继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历史城区“双修”试点全面启动,广南立交绿地海绵化改造等一批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推动城市绿地系统海绵功能提升。无锡市成功入选2017年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积极开展行道树、废弃地整治工作,推进立体绿化等节约型绿化工作。完成废弃地复绿面积30万平方米,整治了太湖大道、金惠路、兴昌路、观山路等16条道路行道树,2017年新建立体绿化示范项目9个。
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超50%
无锡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超50%,锡山区宛山荡省级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惠山区《江苏惠山古庄白荡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正在申报省级湿地公园论证,建成滨湖区马山耿湾、江阴市长跃湖、宜兴市丁蜀镇太湖、惠山区福山、惠山区张村等5个湿地保护小区,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完成绿化面积73.6公顷,投资约1亿元。
全市继续通过“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发放宣传册等活动,对野生动物保护进行宣传,提高市民保护意识。全市生态补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去年组织开展了生态补偿立法调研,为生态补偿立法做好基础性工作。
持续深化林业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推进林业现代化发展,深化林业产业诸要素之间的融合发展。
2017年全市林业产业继续保持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态势,总产值330亿元,增幅7.5%。其中,一产产值63亿元,二产产值223亿元,三产产值44亿元,三产中林业旅游业产值达38亿元,一产、二产、三产结构更趋合理。
宜兴毛竹茶叶、江阴葡萄、锡山苗木、惠山水蜜桃、滨湖杨梅、新吴葡萄等名特优经济林产业集群各具特色,农家乐和森林旅游快速发展。
新吴区还依托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新建花卉苗木、优质茶果基地500亩,真正形成政府得绿、农民得利的良好局面。
展望2018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城乡绿化建设管理品质。今年无锡市区建成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新(改、扩)建(规划定点)城市游园16个;全市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万亩,其中成片造林0.6万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185万株,完成“三化”示范片3个,示范村33个,示范单位127个;完成森林抚育面积4万亩,完成湿地保护恢复面积0.4万亩。
提高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保障,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同时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特点,从而使得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的林业成为联系生态和经济的纽带和关键。
继续深挖造林绿化潜力,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扎实推进沿湖、沿河和沿路生态防护林建设,重点突出农村居住区、路网、田网绿化,确保区域造林绿化有突破、森林资源总量有提升;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弘扬乡村生态文化,保持乡村原始风貌,真正留住乡情、记住乡愁,抓好四旁植树、村庄绿化、庭院美化等身边增绿行动,着力打造生态乡村;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基地,确定一批森林小镇、森林人家和生态文化村,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森林抚育新技术和新模式,分类做好山林、平原地区的森林抚育工作,着力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综合效益。
建“城市公园十分钟服务圈”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适时启动新一轮“绿地系统规划”“绿线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针对城市绿地分布不均的现状,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完成“城市公园十分钟服务圈”规划编制。
今年市区建成区新增绿地200万平方米,按规划布点完成水秀新村游园、蠡河滨水绿带(凯发苑段)、景云立交游园、新韵北路游园、竹苑新村东侧游园、桐桥港滨水绿地等16个城市游园建设任务。相关地区、部门要积极推进梁塘河生态湿地、北兴塘河湿地公园、蠡河生态环境整治等重点绿化项目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绿地大修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绿地景观提升工作。完成蠡湖大道、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绿化恢复工程,重点打造两条特色化景观道路,积极推进凤翔路、地铁三、四号线绿化恢复工程建设。同时,要继续实施城市绿化疏林工程,逐步解决路侧防护绿地生长过密、林木间距过小、绿地缺乏空间感、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效果。
申报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
湿地,是“地球之肾”,它能够充分发挥其对于氮、磷等富营养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逐步缓解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18年无锡要进一步提升自然湿地保护率。继续做好省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申报工作。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结合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等,建设湿地科普宣教平台,提升湿地公园监测能力。
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火灾扑救能力;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宣传教育、火源管控、隐患排查、预警预报和值班值守,坚决避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重大人员伤亡和生态环境损失。
做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将生态重要保护地纳入红线,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狠抓重点公益林管理,确保面积稳中有升,加强森林资源监测,掌握消长动态。抓紧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森林有害生物检疫御灾体系、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减灾体系等三大森林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松材线虫病疫点更新改造力度,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和阻截防控,大力提升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水平。
完善公园风景名胜区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公园规划建设。锡山区、惠山区、新吴区要重点推进综合公园建设,梁溪区要重点加强社区公园建设和老公园的保护,滨湖区要围绕景区保护要求,重点推进郊野公园建设。各地要全面推进辖区内老旧公园的提升改造工作,配套完善公园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公园运营监管,建立公园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公园名录管理制度,依照《江苏省公园评价标准》逐步推行“公园评标”工作。各级公园管理部门和公园管理单位要定期组织检查,认真落实公园管理规范,全面提升我市公园服务水平。
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各地区要加强对辖区内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妥善处理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凡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进行开发建设。要积极开展景区环境整治,重点完成梅梁湖景区山水城片区、锡惠景区惠山森林公园环境整治和马山景区环山东路改造建设。不断完善景区道路、游览休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景区功能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