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松计划”10年培养青年艺术人才千余人

05.11.2015  07:15

    本报杭州11月4日讯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省艺术职业学院、浙江京剧团协办的浙江省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10周年“一脉相承”大型戏曲晚会,4日晚在杭州剧院上演。来自浙江京剧团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浙江昆剧团、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等的演员参与演出。

    明星荟萃,名家云集。当晚出现在舞台上的,不仅有戏曲大家,更有戏曲“新松”。可别小看了“新松”阵营,他们是从众多青年演员中精选出来的佼佼者——80后昆曲小生曾杰、越剧小生蔡浙飞,温州市瓯剧团当家小生、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绍剧演员、梅花奖得主施洁净,婺剧刀马旦、梅花奖得主杨霞云……只要他们出场亮相,台下的观众便一片叫好。

    文化要发展,关键在人才。自2005年以来,我省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针对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话剧等各艺术门类,累计实施各类培养项目150余项,发现、培养和资助富有潜质的青年艺术人才1500余人,努力打造一支崇德尚艺、服务人民的文艺新浙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今晚的汇报演出,不只是总结,更是新征程的开始。”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介绍说,“新松计划”的下一个5年计划,一是整合资源,构建更加完善的艺术教育体系,实现浙江音乐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双龙头的雁阵式格局;二是优化结构,加强拔尖人才、创作人才、紧缺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文艺新浙军;三是完善机制,改善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加大财政保障,制订浙江省文化荣典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和政策环境。

    省文化厅着力实施的“新松计划”是我省贯彻“八八战略”、落实“文化人才工程”的创新举措,是我省青年艺术人才培养“四新计划”启动最早、持续最久的项目。自2005年7月开始,省文化厅委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开办了“新松计划”第一期全省青年戏曲表演人才高级研修班,开启了“新松计划”10年的漫漫求索之路。2006年5月,省文化厅制订出台了《关于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的实施意见》,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地推动这一人才培养计划在全省范围推开。

    10年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延请尚长荣、裴艳玲、汪世瑜等戏曲界的名家大师,为不同行当、不同剧种、不同剧团的青年戏曲表演人才传艺授课。研修班集中强化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与继承共存,精艺与修为并举,形成了青年戏曲人才培养的“浙江模式”。

    年轻的戏曲人几经锤炼,茁壮成长。蔡浙飞、方汝将、杨霞云、施洁净、金敏、曾杰、张琳……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从“新松计划”中脱颖而出,成为所在剧团、所在剧种的艺术传人,成为浙江戏剧事业挑大梁、担重任的中坚力量。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表演人才在“新松计划”的培养下脱颖而出,成为我省戏剧舞台上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浙江京剧团翁国生、浙江交响乐团邬娜、温州市艺术研究所蒋胜男等一批中青年创作人才,在“新松计划”的扶持下崭露头角、施展才华,给浙江的戏剧舞台注入了一股活力。浙江歌舞剧院首席歌唱家郑培钦、浙江首个魔术世界冠军戴滨淳、全国“牡丹奖”十佳青年培养对象贾冰等一大批青年艺术骨干,在“新松计划”的资助下举办个人艺术专场,成为各艺术门类的未来之星。“浙话新势力”、浙京“五朵金花”、小百花“新生代”、杭越“五朵梅花”、浙婺表演新梯队,一个个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年轻艺术群体在全省各地竞相涌现、争奇斗艳,让人们看到了浙江戏剧舞台后继有人。

    “新松计划”还探索和建立了一整套结构合理、富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告诉记者,一年一次的青年演员大赛,搭建起各艺术门类青年人才勤学苦练、比学赶超的平台;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青年歌手大赛、青年话剧演员大赛、青年演奏员大赛等,已经成为青年人才通向艺术高峰的必由之路;每年一期的青年戏曲演员高级研修班、中青年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是最早尝试名师带徒、名家传艺的人才孵化平台;3年滚动培养的省属拔尖艺术人才培养计划,是培养更高层次人才、抢占未来人才高地的全新探索……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刘慧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