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使命、新担当 中佛协会长学诚法师如是说

24.04.2015  04:12
新时期、新使命、新担当 中佛协会长学诚法师如是说 - 佛教在线
来源: www.jzfjw.cn

2015年4月21日上午,为期3天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以学诚法师为会长的中国佛教协会新一任领导机构,新增宗性法师等7位副会长,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推举了咨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中佛协新领导班子整体结构更加完善,更加富有朝气活力。以下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学诚法师在佛代会上(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炎黄子孙以坚定的步履、豪迈的情怀、博大的胸襟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庄严 日子里,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隆重召开。盛世盛会,殊胜无比!

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悉心关怀与指导,离不开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同时也离不开许许多多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与付出。在此请让我以大会的名义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挹流寻源、闻香讨根。在这殊胜的时刻,我们深切缅怀为新中国佛教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佛教协会的历任会长——圆瑛会长、喜饶嘉措会长、赵朴初会长,也无比感念过去十余年来带领中国佛教稳步前行的一诚会长和传印会长。没有他们及诸多高僧大德持之以恒、薪火相传的不懈努力,就没有中国佛教的今天!

为期四天的会议即将圆满地落下帷幕。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551名,特邀代表87 名,分别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汉、藏、蒙、傣等12 个民族、三大语系、老中青三代佛教四众弟子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充分展示了中国佛教界团结一心利益众生的精神风貌!

开幕式上, 王作安 局长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所作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第八届理事会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对本会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和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国佛教界要认真学习领会王作安局长的重要讲话,以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佛教事业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这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与《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修订案)》。同时,在认真研究、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本会第九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大会的决定与决议是新时期中国佛教界慈悲济世的行动纲领,为推动中国佛教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必将谱写中国佛教和谐和乐的历史新篇章!

与会代表们经过充分的切磋与交流、酝酿与协商,让我们对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发展有如下三点展望:

一、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秉承慈悲济世的精神,因应时代的需要,做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

各位代表!为了中国佛教事业,历代高僧大德及无数释子前仆后继,他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乃至为法捐躯;他们慧炬烛幽、慈航拯溺,唯求利济苍生。生逢盛世的我们更当勇猛精进,在佛教精神的传播和佛教事业的开拓上做出新的发展、新的建树和新的贡献,从而开辟新时期中国佛教的崭新天地!

早在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时任会长的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庆祝讲话时,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着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直到今天,赵朴初会长的话仍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佛教自身建设是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要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六个建设”。在这个“六个建设”中,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纽带。

在今天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佛教事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继续加强佛教自身“六个建设”之外,还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佛教基本教义和现代科技文明的关系。 现代社会科技文明占主导地位,科技的影响无孔不入,主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的基本教义需要对现代科技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才能更好地体现佛教的价值,同时佛教自身的教理教义在新的时空因缘下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二)戒律清规与现代管理制度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商业化、物质化的社会,这与佛教传统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高速运转的社会共业环境中,佛教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为社会传递正能量,而不是被滚滚的信息洪流所淹没;如何持续发挥纯正、清净的精神化导作用,而不是被商业化、物质化所牵制,这些就需要在传统戒律清规的基础上,建立并健全现代寺院管理制度。

(三)出家僧众与在家信众的关系。 佛教四众弟子包括出家众和在家众,在佛教事业的发展中,两者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不同,唯有两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佛教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具体来说,以戒摄僧,以僧导俗,建立相对完善的僧俗二众佛法教育和学修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僧俗二众的整体素养。

(四)建设寺院与服务社会的关系。 寺院是佛教事业发展的大本营,它不仅仅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烧香拜佛、祈求平安的场所,也不单单是出家僧众日常生活学修的场所,更肩负着佛法教育、文化传播、慈善公益等各种的社会责任。我们在建设寺院的时候,需要考虑寺院为社会提供方方面面服务的功能,才能将寺院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五)国内发展与国际传播的关系。 全球化的浪潮在今天势不可挡。全球化给我们中国佛教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已不能只是考虑国内信众的需求,还需要以国际性的眼光,为国际社会及世界更多更广的人群提供服务。这不仅仅是佛教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处理好这五个方面的关系,是加强佛教自身建设落到实处的关键,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国佛教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关系到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二、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优秀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思想智慧。

各位代表!当年玄奘大师西游印度十七年,备践神踪,穷探秘府,先贤未睹,咸贯情枢;曩哲所遗,并包心极,誓志弘抚,最终选择了旋归旧邦,福佑中华,堪称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国家理想、社会理想和人民生活理想的高度统一,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超越追求和全球意识的集中展示,是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新表述,必将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源头,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础,也是中国梦的价值资源。中国佛教文化在长达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独特而辉煌的精神财富,铸就了中华民族慈悲宽容、乐善好施、热爱和平、注重精神生活等美好品质。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为全人类作出一个古老民族新的贡献的历史新阶段,中国佛教和四众弟子应该充分认识包括中国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以崭新的姿态传承、弘扬中国佛教优秀文化,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慈悲无我的精神力量。中国佛教与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在众多的维度存在着深度的契合。中国佛教要求佛教徒报四重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并将在现代社会宪法和法律等制度框架下实现的个人自由与幸福视为世俗谛而予以高度肯定。

为适应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众多祖师大德悲心愿力的感召下,在佛教四众弟子精进的实践中,“人间佛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旋律。“人间佛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也是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精神最生动的体现。秉承着中国佛教慈悲、圆融、宏博的精神主旨,我们应当继续推进“人间佛教”的实践,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思想智慧!

三、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创造条件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为化解世界性危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佛教的思想智慧。

各位代表!在世界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尘嚣甚上,生态失衡、能源枯竭、大气污染接踵而至,大规模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危险无法完全消除,局部战争持续不断,诸如此类的全球性问题和世界性困局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突破这些困局,有识之士纷纷将目光投向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古老中国,投向中华文明。中国政府因应时代的召唤,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伟大构想,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将全人类视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谋求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对全球人类的胸襟、担当与责任。

习近平 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中强调指出: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佛教四众弟子作为佛教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顺应时代的需求,新时期的中国佛教应该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创造条件让中国佛教文明走向世界,使含珠生色、蕴玉生辉!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展示中国佛教文化的不朽智慧。中国佛教所特别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乘精神不仅仅是追求个体的幸福与自由,更是把实现全人类的幸福与自由视为实现个体幸福与自由的前提条件,这也正是中国佛教近两千年积淀的最深厚的精神财富。我们坚信中国佛教这一精神的传播,必将泽被世界、福济有情,为世界性危机的化解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贡献自身独特的思想智慧!

各位代表!今天的全人类正日益联结成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期,中国佛教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响应国家的号召,回应社会的需求,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继承发扬爱国爱教传统,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中国佛教界应当加强团结,这个团结不单指佛教各个寺院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个地区佛教之间的团结;不单指各个教派之间的团结,还包括三大语系之间的团结;不单指出家僧众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在家信众之间的团结;同时,中国佛教界还应当处理好与学术界、文化界乃至其他社会各界的关系,共同为中国佛教的发展营造和合增上的环境。

各位代表!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俞正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刘延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 孙春兰 等领导同志将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本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与全体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并将发表重要讲话。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佛教界的亲切关怀、热情鼓励和殷切期望。全国佛教界要把深入学习俞正声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学习贯彻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发挥佛教积极作用的新途径。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发扬中国佛教优良传统,努力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振奋精神,团结一致,万众一心,顺境不染,逆境不变,勇猛精进,为开创佛教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努力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