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点亮中国经济

25.12.2014  20:19


    新常态 新答卷






  2014年即将逝去。当“新常态”成为年度热词时,人们发现,中国经济的年度答卷其实很精彩:






  ——经济中高速增长。






  不再一味地高速奔跑,中国经济的步伐更稳健。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4%,市场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约7.4%。这一速度虽没有过去两位数增长那么快,但适应了调整结构、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等方面的需要,仍处在合理区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一枝独秀。并且,与过去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由于经济体量更为庞大,7%的GDP增量相当甚至高于过去10%的增量。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新常态,在很多人眼中意味着艰难转型,然而,在重庆80后创业者周冯锐铖看来却是另一道风景:“我们主要针对办公楼做节能改造。节能环保是结构调整的大方向,目前我们正在洽谈的储备客户有10多家,市场前景很不错!






  前三季度,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投资约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6.7%,自去年首次超过工业占比后继续攀升;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增长动力更为强劲。






  广州市民李杰前不久买了一双耐克运动鞋,他发现,这双鞋的产地已不是熟悉的“中国制造”,而是“印尼制造”。






  近年来,受我国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上升等影响,一些制造业国际资本正将目光转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说。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制造业税收增幅为7.7%。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领跑”制造业税收的主角易位:传统制造业税收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而科技含量较高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其税收分别增长14.8%和13.7%。






  新常态 新认识






  一年来,中国经济的起与伏、喜与忧,也使我们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规律和阶段性特点有了新认识。






  ——新常态是“富态”——富裕之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应当多一些自信心。






  新常态下,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但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出现的状态。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要摆脱“窘态”,后来居上,就必须奋起直追,全力加速。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经济上了大台阶,今天我们可以不必再“纠结”于速度,而是用更大的力量,推动中国经济迈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更大的台阶。






  从这个角度看,新常态是进步,是机遇,“中国经济升级版”将在新常态下逐渐显现。






  ——新常态是“长态”——长期之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应当多一些平常心。






  新常态有长期性,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放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此,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轻易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同时又要坚持底线思维,防止在速度下台阶过程中意外“摔跤”,既不过速,也不失速。






  ——新常态是“变态”——变化之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应当多一些进取心。






  新常态下,变化很大,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都将出现趋势性变化。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会涌现一系列新增长点,也会使一些行业付出产能过剩等沉重代价,应当咬紧牙关、忍住阵痛,同时呵护好新的先进生产力成长。






  随着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的变化,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应当下大力气推进科技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新常态 新发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就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下谋发展,就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稳中求进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字当先,意味着首先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没有理由歇脚停步,决不能未富先骄。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应当精心谋划用好我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说。






  新常态下谋发展,就要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中:城市里,还有众多地下管网存在安全隐患;农村中,还有众多卫生条件差的居住区等待改造;养老院外,还有众多老人排队等待床位;医院旁,还有众多患者争抢一个专家号……这些“众多”,是过去发展中的短板,应当成为未来发展的跳板。






  新常态下谋发展,还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既是我国必须正视解决的现实问题,又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腾挪空间。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后,之所以能够转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而没有像许多国家那样经济增速“拦腰折断”,关键就在于区域间产业转移和协同发展使其能接续发力、绵延不绝,导致发展能量巨大而持久。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2015年我国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成功实施这三大战略,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支撑,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站上新高度,获得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形成新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说。




(长兴县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人民日报)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