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军人刘新华:明楼街道的百姓都叫他刘老师
浙江在线10月24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李竹青) 10月14日,钱江晚报与江东区委宣传部、江东区文明办联合启动2014年度寻找“最美江东人”活动。不少读者就此开启“寻找”之旅,在身边的平凡中去发现非凡美。
十天时间,网友们通过江东民生网和宁波广电网官方微信、@江东发布微博,共推荐出56位他们心中的“最美”人物。
明楼街道办事处主任科员刘新华被多位网友推荐,大家都尊敬地称呼他为“刘老师”。这位“博得众爱”的刘老师何许人也?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走访明楼街道的几个社区,提起刘新华,大多常住居民都竖起大拇指,笑着回应:“刘老师啊,是个好人,绝对担得起‘最美’两个字。”
【平凡人】
参军22年,转业成综治办基层人员
钱江晚报记者赶到江东区明楼街道办事处时已临近中午,刘新华正在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查资料。身材微胖,但不臃肿,带着雷厉风行的压迫感;面目温和,双眼炯炯,透着军人特有的坚毅。这便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刘新华今年56岁,老家在湖南,20岁参军来到东海舰队,在部队里一呆就是22年。2000年,他转业分配到明楼街道综治办,做一名最基层的办事员。那时的刘新华已经41岁了,工作上的从零开始一度让他感到很沮丧,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个岗位关系着街道百姓能否有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必须打起精神、沉下心来。
当时的综治办只有两三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却很大,加班到深夜对刘新华来说是常事。特别是街道上有重大活动,他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得吃,一门心思守在现场。
刘新华的努力,大伙儿都看在眼里。一次中层干部竞聘会上,刘新华成为明楼街道综治科科长。升官了,但他下基层下得更深了,总是穿梭在各个社区。谁家和谁家有矛盾纠纷,谁家孩子有吸毒史,谁家有归正人员……这些他时刻记在心上。他任职的十年间,仅矛盾和纠纷就成功化解了320多件。
【非凡美】
与街道上的归正人员成了朋友
全国模范司法所长、浙江省“十大优秀所长”、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市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先进个人、宁波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刘新华头上的光环无数。但这些,都比不过居民们亲热的一声“刘老师”。
“我们喜欢刘老师,是因为他把大家都当成了家人。”明楼街道一家房产中介的史老板说。
史老板曾是位大老板,上世纪90年代经营着一家大型游戏厅,生意红火。有了钱,朋友也多了,史老板跟一群朋友染上了毒瘾,变卖了所有家当,先后两次被关进戒毒所。最后一次从戒毒所出来,史老板身无分文,和母亲住在狭小的出租房,还得了重感冒,对生活几乎绝望。
刘新华来了。他发现史老板很孝顺,就从他母亲的角度和他深谈,鼓励他重新开始,远离毒品,还自掏腰包拿出500元钱,让史老板看病。
第二天,刘新华四处留意店面,并请示领导减免房租,最终帮着史老板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史老板靠这家小中介店面,又恢复了老板身份,撑起了家,再也没有沾染上一丁点毒品。“刘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没有他,我后半辈子可能就完了。”
“刘老师常和归正人员打交道,最后都与他们成了朋友,引导他们走上正道。街道的治安好,有他一份功劳。”居民邓大爷说。
【关于梦想】
他希望街道居民生活环境更和谐
再过几年,刘新华就退休了。“从部队转业回来,年纪就大了,为大家做事的时间很短。”刘新华说,现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街道居民有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种和谐环境需要每一位居民从自身做起,懂法律、有素质,为此,刘新华动起了脑筋。讲座和普法宣传太枯燥了,他组建宣传队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把法律知识蕴含于小品、相声等通俗表演中。同时,他举办了“遵纪守法文明户”、“五好家庭”、“和睦邻里”、“好媳妇”等一系列文明守法比评活动,让居民感悟“和谐”的重要。
刘新华说,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部队转业干部,“要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将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这个岗位上延续。我会为了这个‘和谐环境’的梦想继续努力,直到不得不离开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