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儿保,就医环境大变样

27.02.2015  12:14

浙大儿院滨江院区照片。

    对浙大儿院的医护人员来说,新一年的忙碌从大年初五就开始了。根据最新统计,几天来,儿院滨江新院区的日门急诊接待量是原湖滨院区的两倍多。

    据浙大儿院医务科科长王财富介绍:“2014年12月27日,滨江院区正式启用。2015年1月19日,湖滨院区所有夜门急诊都搬迁至滨江,2月1日,耳鼻喉科、胸外科、心脏外科、骨科、脑外科及整形外科也都搬迁至滨江院区。

    三倍体量 发展空间大

    浙大儿院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人们多以“省儿保”相称。湖滨老院区坐落于竹竿巷内,老门诊大楼建于1986年,当时是按日门诊量两三千人次来设计的,但新院区启用前,它的日门诊量已达到七八千人次。

    “无论是从周边交通、服务还是安全角度来说,浙大儿院都亟待一个新的空间。”院长杜立中说,滨江院区位于滨江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是湖滨院区的3倍多,日门急诊接待量可达1万人次。老院区只有7个手术室,900多张病床(现保留400张),而新院区有22个手术室,目前已有900多张病床。湖滨院区只有80多个停车位,而滨江院区的地下车库及路面车位共计1000个,目前已开放的地下停车位有500个。

    1月21日,滨江院区的就诊人数首次超过了湖滨院区,从那天起,滨江院区工作日的门诊接待量稳定在4000人次左右。

    “考虑到儿童突发情况较多,而有的家长可能不清楚夜间急诊及大部分专科已经搬迁,浙大儿院和120急救事先做好了沟通——需到省儿保急救的病儿都送往滨江院区。” 王财富说,从人员力量和科室设置上考虑,搬迁到新院区的专科可以添置更多新设备,住院的床位也更充足,有利于医院和专科的发展;对留在老院区的几个专科来说,也腾出了发展空间,比如,老院区的泌尿外科原来只有一个病房,现在又扩展了一个病房,病人的择期手术时间从过去的一年半至两年,缩短到只要半年至一年。

    全新院区 就医好心情

    滨江院区大门口,一对年轻夫妇正抱着孩子朝门诊大楼走去,妈妈一边走一边说:“比原来那边大多了!

    滨江院区的建筑带着童话式的风格——一个个八边形的“蜂巢”嵌在白色大楼的外立面,“蜂巢”还有淡绿色的镶边,里面是一扇扇窗户,远看,又像一颗颗白绿相间的水果糖。

    门诊大楼共5层,一楼大厅非常敞亮,空气中也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道,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倾泻下来,地上的白色瓷砖也闪闪发亮。

    2至5层平均分布着代号为A至I的9个诊区和临床辅助科室,每一层的主体都是一条宽阔的长廊,通体的瓷砖一尘不染。长廊左侧是一个个用玻璃门隔开的诊区,玻璃门外有用于候诊的一排排座椅。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马寅斐 王雪飞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