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地:法治之端 万事仪表
中新网杭州12月4日电题:探访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地:法治之端万事仪表
作者 郭其钰
宝石山下,西子湖畔,杭州北山街84号是一扇月洞形的小红门,门外延伸着块石垒砌的围墙,尽管已是隆冬时节,仍有大片绿植,静谧别致。这里便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起草地。
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三年前的12月4日,在杭州北山街84号,“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放,其也向大众揭开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过程。
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率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在杭州度过了77个日夜,起草了宪法草案初稿,史称“五四宪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法者,治之端也。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墙上,还镌刻着毛泽东当年说过的话——“治国须有一部大法。”馆内陈列的诸多宪法修改手记,也从细节处反映了宪法反复修订过程中的谨慎与用心。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的年代,毛泽东同志77天在杭州亲自参与起草宪法,足以可见其重视程度。‘五四宪法’也向世界宣告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依法治国的决心。”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工作座谈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谈到杭州与首部宪法之缘。
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讲解中,有这样一组数据:1954年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各界共有1.5亿余人参与了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共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
“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公民参与宪法制定,这在世界制宪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最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全票获得通过。”馆内讲解员说。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胡萌是进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第100万名观众。在其看来,“五四宪法”的制宪过程正说明了“宪法是人民的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名法学生、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未来法律人,胡萌曾数次来到陈列馆参观。“在这座宪法起草地纪念馆里,承载了太多我们的前辈为创立中国第一部宪法留下的历史记忆和文物见证。”胡萌说,当真正了解制宪过程之艰辛、制宪工程之浩大,才更加坚定奉宪法为准绳,以宪法为信仰。
而从一名法学老师的角度,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骆梅英表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有法学学生最好的“第一课”。“当法学学生进入法学殿堂的第一步,就学习感受波澜壮阔的中国法治历程。金课银课,都比不上一门亲身践行法治、宣扬法治的实践课。”
同时作为一名研究者,骆梅英认为陈列馆里有法学研究工作者最好的“问题库”。她表示,如何在中国本土法治资源中去寻找、挖掘并建构自己的法治话语体系,越来越成为新一代法学研究的共识。“五四宪法”所蕴含的法理与实践治理智慧,则为研究中国宪法提供了丰富养料。
对于更多普通人来说,也许他们并不了解这座陈列馆承载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具有什么研究价值。但宪法理念、宪法精神确是逐渐深入人心。
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里,有一位名叫刘佳的年仅11岁的志愿者讲解员。谈到做志愿讲解的初衷,她说:“我们今天能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是因为有一位看不见的‘守护神’,明确了我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我也想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宪法的守护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