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问世

12.12.2017  16:18

  12月11日,中国区域地质志成果发布会暨区域地质与成矿背景研讨会在京召开。第一批完成的福建等10个省(市)的区域地质志书和图件(含数据库)正式出版发布,标志着继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出版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后,新一代区域地质志问世。

  项目负责人李廷栋院士介绍,新一代区域地质志编撰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相结合,将地表与深部相结合,将大陆与海洋相结合,对中国大陆形成演化进行综合集成创新研究。整套系列成果将包括32个省(区、市)地质志、16个重要构造单元地质志和全国性专业地质志书,全部编纂工作计划于2021年完成。项目已在32个省(区、市)、11个构造单元(重要成矿区带、重要经济区、海域)和全国层面开展了编志工作,目前已完成26部志书和图件的编纂。本次发布的为第一批完成的福建、海南、湖南、河北、宁夏、贵州、江西、陕西、辽宁、天津10个省(区、市)的志书和图件(含数据库),每部志书都包括地质志、地质图件和数据库三个部分。其中,地质图件均为国家基础性地质图,包括地质图、地质构造图、岩浆岩图等10种。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指出,中国区域地质志项目通过海量资料的综合研究和重大地质问题的攻关,取得了诸多新发现、新认识,为地质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在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创新提出洋板块地质学学术思想。

  有望通过发展洋板块地质学,对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进行创新性综合研究,发展中国的区域地质理论。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全国地层—岩石—构造格架。首次建立了新一代动态地层区划,初步厘定了全国岩浆岩年代学格架,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板块区划新方案,建立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分区及中国东部岩石圈三维结构模型,深化了岩石圈性质、成因的认识。三是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地层、岩石、构造等基础地质问题的创新性认识。四是拓展了服务领域。主动支撑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编志中首次突出了城市地质研究的新领域,地质成果支撑服务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等。五是探索建立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紧密融合新模式。开创了产、学、研联合攻关的新局面,搭建了科技人才成长的平台。

  据悉,我国第一代《区域地质志》出版于上世纪80~90年代。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新一代全国区域地质志编纂,旨在将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集成,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和理论化,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套有宏观影响的整装地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