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UT斯达康的没落 看企业的文化管理
主持:洪文祥 浙江千里马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多年前,杭州有一家如日中天的企业,它的知名度在当时不亚于如今的阿里巴巴。财力雄厚的出资人,被誉为“梦之队”的管理团队,2000年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依靠小灵通业务,5年时间把业务做到国内前三强,最鼎盛之时,收入达到25.9亿美金。这家企业叫UT斯达康。更为大家所称道的是它的领导人的人格魅力、自由而又人性化管理的风格,以及办公室走廊里随处可见的咖啡吧。让人耳目一新的人性化管理氛围,让它先后收获了“亚洲最佳雇主企业”“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等头衔。只是到了创业第11个年头,它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高层相继离职,员工不断被裁,业绩持续下滑,办公楼被迫出售……一系列的打击让这家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几乎所有从这家公司出来的员工都充满了感情:怀念公司对员工如子女般的人性化关怀的同时,又为它的管理失效和现状而惋惜。“开放、平等、人性化”代表着UT内部硅谷式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让员工处处感受到人情味。据说每一次公司放弃某一个项目时,吴鹰都要亲自发邮件给相关的员工做清晰坦诚的解释。在业界传为美谈的,还有这家企业在数次裁员时实行(N+3)×全额月薪的补偿方式(N为工作年限)。这意味着一名工作不足两年的员工可以得到5万左右的补偿,5年以上的老员工可拿到超过10万元。恐怕让高层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歉疚而给予的丰厚补偿,竟导致一些员工主动申请被裁。
UT员工经常不自觉地将UT与华为对照。大多人认可华为的战略,而不喜欢他们的“狼文化”,更喜欢自家更为宽松人性的公司文化。弹指一挥间,华为在军事化的“狼文化”熏陶下越做越大,越战越强,越强越有危机感。而充满人情味的UT人在过了一段不算长的安逸日子后不得不自吞苦果。公司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无论是海归当政的UT还是“土狼”华为,企业文化都必须能够适应中国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华为的公司文化才是“好文化”。
尊重、平等、开放是UT高层一直营造的公司氛围,创新,也是这家企业时刻强调和追求的企业文化。只是,在UT天马行空般的创意却成了创新的代名词。由于对创新文化的过度追求,UT内部的创新往往流于创意。业界有种说法是,华为是“行胜于言”,而UT是“言胜于行”。在UT,一些人开会时对概念和Idea夸夸其谈,大讲项目的愿景和计划,但会踏踏实实去做的人不多,更谈不上有力的跟踪和监督了。
从华为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当规模成长到一定大时,企业文化中一定要摆脱游击队式的管理,更多去注入稳健、严谨、制度化的正规军因子。而从企业文化和管理上的逻辑规则来看,UT还只是一只规模大的游击队而已,人治远远重于法治,有时甚至没有什么“法”可言。当UT规模变大,增长放缓甚至停滞不前时,员工的主动性和自主发挥带给UT的正效应逐渐被惰性消解,而人治宽松管理的缺陷却日益堆积放大。到2004年UT发展成为几千人的大公司之后,过于放任的管理弊端已经暴露出来。利用职权侵占公司财产等事情层出不穷,而公司仅仅是让员工走人,并没有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这种过于怀柔的处理反而会助长内部腐败。
“成于自由,败于散漫”。这是一位原UT资深高管对自己老东家的评价。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整理:应丹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