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艺工作者研讨网络时代如何深入生活
本报讯 11月22日,中国文化报社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约集20多名来自文学、美术、舞蹈、电影、戏曲、曲艺和哲学美学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的青年学者、艺术家,聚焦“青年文艺工作者如何在网络时代深入生活”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研讨。本次研讨会也是中国文化报社“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的第四期。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从精神内涵、文字表述到文风会风,都大有新意。习近平强调“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文艺创作的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今天的网络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命题。那么,在资讯发达的网络时代,在城市化进程已经使得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文化多样化受到全球化极大冲击、互联网极大地改变生活方式的今天,文艺创作如何深入生活,也成为摆在每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期论坛即以学习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主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青年文艺工作者从自己从事的艺术门类和学术领域出发,对深入生活的本质和途径,当代文艺创作面临的整体状况,文艺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精神的联系,党的文艺工作的历史传统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交流。大家认为,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技术基础,以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生产为基本动力的当代文艺的内部生产机制和存在生态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与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相比,文艺创作领域的发展显得还不相适应,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挑战。在此条件下,文艺家特别是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应该力求站在更高的视野,用更敏锐的眼光、更深邃的判断力,突破个人生活的局限,调整自己的创作态度,借鉴优秀前辈艺术家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努力摆脱市场化、功利化、个人化、浅表化、碎片化等的束缚,走进时代和人民生活的深处,滋养和激发创作灵感。
研讨会凝聚了大家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和质变,对这种转型和质变,仅有社会科学的理解远远不够,还需要文艺家来呈现、刻画大时代的典型细节。这就要求有追求有责任感的文艺家要突破个人生活的局限,深入其他阶层的生活中去,以完成这个大时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