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赴泰顺指导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工作
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在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温州市副市长郑朝阳等人陪同下,先后赶赴泰顺县筱村镇、泗溪镇等地,听取救灾工作汇报,查勘廊桥受灾情况,指导修复工作。
今年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带来的强降雨,冲垮了泰顺县境内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三座国宝级古廊桥,北涧桥、毓文桥、永庆桥等国保廊桥也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廊桥修复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截至9月21日,三座被毁廊桥的构件已基本找到,正在进行标记、清理等工作。另外,国家文物局已下拨首批文物抢救经费100万元,作为抢救廊桥的启动资金。温州和泰顺还通过众筹,从民间筹集到廊桥专项善款300多万元。
宋新潮表示,虽然台风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重大损失,但省、市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民众与志愿者们通力救桥、抢救及时有力,措施得当,且文物档案资料健全,拥有一支有能力重建廊桥的本土团队,为修复工作创造了良好基础。在修复过程中,不可求快、过急,而要以高质量为前提,讲究科学理念和方法,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勘测、设计和施工。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唐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侯卫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规划所所长乔云飞,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等国内文保权威专家,参与现场勘查与指导。他们一致认为,这次廊桥受灾的主要原因为水流冲击力巨大,并夹杂树枝、砂石,对原址的桥基造成严重破坏。其受毁点首先从桥台开始,桥台是木结构和石结构的交接部位,是薄弱环节,所以要做细致的研究分析,制定增强廊桥结构强度的可行方案,为今后防灾减灾起到作用。而在修复工程中,要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做到最少干预,还原文物的真实性,尽可能百分百用上原构件,对损坏的构件进行墩接、拼补,并考虑到桥体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寻求水利等部门的多方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