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图书馆成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中心教研基地”

27.11.2016  21:37

  11月23日,文成县图书馆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授予“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中心教研基地”称号,标志着文成县图书馆地方文史工作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文成县有畲族人口1.61万人,是浙江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县志记载,畲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迁入文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畲族人民在创造别具一格的语言、服饰、饮食、婚嫁习俗、刺绣、山歌等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反映畲族同胞生产生活、家庭结构、经济活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民间文书。2011年以来,文成县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合作,组织业务骨干,挨家挨户收集畲族文书,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五年来,共征集到畲族文书3000余件40000余页。文书类型丰富,有族谱、碑刻、契约文书、诉讼文书、账本、日记、书信、唱本、剧本等,且涉及的年代范围也较均匀,大多为清末期到民国初期,最早的写于雍正五年,距今已有289年。馆长周肖晓撰写的论文《浙南畬族文书价值初探》、《礼俗与社会:清代以来的畲族礼俗文书述论》在全国图书情报专业核心期刊发表。

  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冯筱才和李世众介绍,这些文书的发现,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畲族历史,传承、弘扬和发展畲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史料依据。对研究清代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同时,文成县图书馆也成为目前全国收藏畲族文书种类和数量最多最全的公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