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美,大音希声
认真阅读的童自荣
立春的时候,博库·全民阅读周刊春风图书榜60本好书出炉。一晃40多天过去,春风时节,提名作品终于被选出。李敬泽、毕飞宇、吴晓波、熊培云、蒋方舟、徐冲,六大评委经过几轮评选,确定9大奖项的入围名单。你,猜中了吗?
这几日春雨绵绵,在上海繁华的闹市区,和杭州西溪湿地旁的校园里,老一辈配音演员童自荣,和花季年华的学生,分别朗读起了入围图书中的段落。
“佐罗”的嗓音华丽,让人沉醉;孩子们的朗读,清澈,充满个性。
听完他们的声音,忽然理解了《朗读者》里的女主角汉娜:当文字变成了声音,不识字也会爱上《荷马史诗》。
上海
听童自荣娓娓细述书的故事
雨后的下午。
上海徐汇区淮海中路,这条最有腔调的商业街。沿街的法式建筑群里,名牌旗舰店、琴行、欧式家具店林立。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童自荣,坐在小巷安静的咖啡厅里,朗读起春风图书榜上佳作中的句子。
伴着三月的细雨,风流倜傥的蒙面英雄“佐罗”仿佛还魂,用他贵族气的嗓音,娓娓诉说动人的故事。
“在花街,在我小时候,世界的尽头就是跑船的人沿运河上下五百里。”
年过70的童自荣,当年风流华丽的声音里,多了一分岁月的沉淀。于是徐则臣《耶路撒冷》里的这句话,一瞬间让听者进入了一个辽阔纵深的厚重世界,一本纯文字的书,忽然就有了电影画面感。
“明,万历17年。多年以后人们会说,那是1589年,只不过令央自己却是绝对没机会知道,她是1589年的夏天出嫁的。”当童自荣念起笛安的《南方有令秧》,我们恍然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回到童年时夏日的午后,趴在摇头电扇旁边,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的长篇小说连播。
“我是吴宓最小的女儿,抗日战争期间跟随母亲在上海祖父母家居住和上学。”他又念起了《吴宓与陈寅恪》。这本是一部学术性十足的传记作品,然而在艺术家的娓娓道来中,让人觉得仿佛在诉说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那些看起来平淡的句子,猛然就有了勃勃生机。
童自荣一本接一本地念着提名书中的段落。
难怪《朗读者》里,不识字的汉娜也会爱上《荷马史诗》。当文字有了抑扬顿挫的腔调,实在是很容易让人欲罢不能。
“佐罗”朗读的春风图书榜,爱书的人如何能错过?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郑琳 裘晟佳/文 杨晓轩/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