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文明高地建设的“嘉兴样本”
更扬风帆立潮头,又踏层峰辟新天。今年,浙江省委提出“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上谋好新篇”。开启“两个高地”建设新征程,嘉兴从此有了新使命: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文明高地建设的“嘉兴样本”。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回望过去几年,是嘉兴文化、文明建设脚踏实地的每一个脚印——
重点打造红船精神宣传研究高地,每年举办全国性专题研讨会、开展课题攻关等,取得重要党建研究成果;
文化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三,并以东部地区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海宁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嘉善县、平湖市、海盐县被列入2018-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域化创建格局基本形成;
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3%,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年均增长达16.3%;
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文化产业协会全覆盖;
……
谱写精神壮歌
红船精神是嘉兴的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座谈会在嘉兴召开,是对嘉兴多年来坚持红船精神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肯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精神系列多语种图书的第一卷《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英文版,又迈出了对外讲好红船故事的第一步。
“红船宣讲团”“红船论坛”“求是讲堂”“知行论坛”“南湖讲坛”……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类理论宣讲平台,切实提高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在激昂的号角声中阔步向前。
在精神旗帜的引领下,一首首壮歌气势澎湃,吹响了文明高地建设的集结号。
南湖之秀丽,乌镇之典雅,南北湖之清幽,大运河之碧波,钱江潮之壮观……嘉兴的“美丽”,早就回荡在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赞叹声中。
当“美丽”两字形容于嘉兴人时,爆发出的力量,却更让人惊叹——
嘉兴振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司机周勇,16年安全行车,连续义务送考10多年;桐乡市东兴商厦保卫科工作人员方雪祥,面对持枪抢劫的歹徒挺身而出,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海宁市盐官镇双盛五金厂总经理褚卫丰无私资助30余名困难学生,参与发起成立了海宁义工组织;南湖区南湖街道桂苑社区居民石龙英,无怨无悔照顾长期生病的公公和双目失明的婆婆,一坚持就是20多个年头……
美丽的道德模范群体汇成的“最美现象”,造就了嘉兴一张张闪亮的精神名片。溯其源,我们看到了嘉兴人“勤善和美”的精神基因;寻其踪,我们发现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搭建的嘉兴人的“价值观网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嘉兴的一次次生动实践,筑起了一方精神高地。
2017年11月17日值得铭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嘉兴第三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海宁也成功入列全国文明城市。嘉兴高水平、全域化创建文明城市成功破题。
绘就文化长卷
马家浜文化在嘉兴播下第一颗文明的种子后,端午文化、运河文化、吴越文化、古镇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近五年来,在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壮美画卷中,文化篇章浓墨重彩——
时间在记录: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国际漫画双年展获得全国关注,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四届“红船颂”全国美术活动展、第六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等全面赢得掌声;乌镇戏剧节、南湖合唱节、秀洲农民画艺术节、嘉善孙道临电影艺术节、平湖西瓜灯节、海盐南北湖旅游节、海宁观潮节等县(市、区)文化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嘉兴沙雅“文化援疆”、嘉兴丽水“山海协作”、“浙沪文化走亲”等对外文化交流也得到持续拓展……
数据可为证:全市文艺工作者多次摘得国家级专业类最高奖,2000余人次(作品)获省级文艺奖项,创作出版各类文艺作品图书60多部,在精品创作上攀上了新的高峰;全市乡镇文联从2012年的6个增加至63个,覆盖全市86%的镇(街道),共计吸纳会员5000余人;农村文化礼堂累计已建成616家,覆盖了80%的行政村……
2016年,我市以东部地区第一的成绩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研究中心。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层文化“两员”队伍、文化馆总分馆建设、“文化有约”等创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连续5年全省第一……
文化惠民,让城乡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激活了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老百姓是文化的受惠者,也成了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建设掀开了群众自觉的新篇章。
“江南河弯弯,乌镇小桥多,千姿百态数不尽,汇成一支歌”“奔涌的潮水拍打千年的堤岸,像一首歌谣唱得深沉……”去年,首届嘉兴市民文化艺术节在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燃起第一把火,在近半年的时间里,11项主题活动覆盖全市各县(市、区),走进千家万户,100多万市民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其中。
勾勒活力蓝图
在嘉兴砥砺向前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文化“引擎”的开启,惊艳之处,在于文化产业的魅力四射。
投资总额超110亿元的国际纪录片产业生态城、绿幕影视产业园等27个文化产业项目完成签约;“中国电视节目衍生品开发交易平台”“浙江省影视创作产业基地”“平沪文化产业服务中心”等6个重点基地揭牌……今年,平湖市正式启动打造“平湖模式”的影视生态圈,以期使其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我市围绕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的目标,不断扩大文化产业规模,企业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平湖(国际)影视生态圈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已超过5.3%,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全市文化发展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拥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50家,其中118家被认定为文化特色企业。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嘉兴的决心和诚意让企业暖心——向高端文创企业抛出“绣球”,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去年,梅花洲亲子文创园、南湖文化客厅等20个项目给予资金扶持超过700万元。同时,认真做好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的2017年第五届乌镇戏剧节项目作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项目,海宁皮影艺术团作为基层院团分别获得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义乌文交会、深圳文交会上,嘉兴文创企业的身影总能引起关注;市文化创意大赛、市文创精品展上,富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令人惊叹。嘉善县被评为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市、区);桐乡市率先召开文化发展大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秀洲区赴上海举办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2017年,在各县(市、区)文化产业齐齐发力的同时,各文化企业也持续发展:慈文传媒、乌镇旅游公司入选省重点文化企业,嘉兴火车头文创街区、乌镇子夜路文创街区入选省文化创意培育街区……
长风破浪,云帆高举。近年来,全市文化与文明建设凝聚人心,舞出了民生幸福的翩跹舞步。在精神之光的照耀下,在文化之风的吹拂中,嘉兴许下了又一个愿景:以跨越的姿态,坚定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奋力谱写新时代嘉兴“两个高地”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