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化馆多渠道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程

01.04.2016  10:47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馆积极创新艺术普及方式,充分利用馆舍设施、场地,结合免费开放,举办高端、有质量的实体、网上以及流动的艺术展览、演出、讲座,做到讲展结合,讲演结合,展览、演出和赏析并重,引导群众欣赏经典艺术和优秀艺术,不断提高群众审美品位和审美水准。同时,借助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介,举办微展览、微演出、微讲座,向人们进行艺术欣赏的“滴灌”。此外,省文化馆还加强与省女子监狱、杭州银行等其他系统合作,整合系统内外的师资资源、设施场地资源和网络资源,联合耕山播海专家辅导团、文化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程。

   一是以免费开放为抓手,普及艺术知识。 目前,省文化馆常设免费培训课目有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雕塑、养心馆、民间艺术、主持艺术等10大项60多个小项,几乎囊括文化艺术全类。每项培训授课时间和人数都在浙江艺术网上公示并常年接受报名,同时充分注重向外来务工人员、下岗人员、低保人员等弱势群体倾斜。除日常培训外,还开展了浙江省优秀文艺团队培训班,通过对基层重点业余文艺团队的培训,以点带面地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发展。此外,还利用场馆资源,邀请名师不定期举办民生公益大讲堂。如今,“季季有讲座、月月有培训、天天有免费”的文化惠民格局已经形成。据统计,2015年,浙江省文化馆依托西湖文化广场馆区,全年组织日常公益免费培训活动85期,开展培训班1020场次,累计培训22000余人。扶持文艺团队12支,人数669人,累计培训24000余人次。

   二是以高端培训为核心,普及艺术技能。 重视高端培训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广泛开展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和艺术技能培训,包括创作技能、表演技能、辅导技能培训。通过引进行业顶尖的师资力量,为全省骨干群文力量传授当今最前沿的文艺理念和实践,不断完善“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以点带面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引领全省群众文化不断向规模化、集群化、精品化方向深入推进。2015年下半年以来,省文化馆接连推出了浙江省首届“名师讲堂”二胡大师班、浙江省第六期合唱指挥大师班、浙江省首期戏剧表演大师班等高级研修项目,满足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艺术培训需求。

   三是以合作共建为支撑,普及艺术精品。 利用全馆丰富的培训资源和培训经验,与省市教委、省女子监狱、省直机关工委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输出各类文化培训服务。利用免费开放展览讲座的契机,在中小学、各大院校多次举办了“民间艺术、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通过展览展演、讲座论坛的形式,普及了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等民间精品艺术项目,让广大师生通过与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直观感受浙江省民间精品艺术的魅力。加强与省女子监狱合作共建,在各监区设立刺绣、茶艺、戏曲、曲艺、旗袍服饰、器乐、合唱等艺术培训项目,由浙江省文化馆提供优秀师资,作为文化志愿者长期进入女监进行辅导。经过3年的培育与发展,丝绸文化已成为女监服刑人员改造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是以群文品牌为载体,普及艺术活动。 将艺术活动普及与“耕山播海”“爱心拉拉勾”工作品牌有机结合,组织文化志愿者、专家辅导团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开展公益演出、讲座、展览、培训等活动。2015年“耕山播海”系列活动辅导范围由18个贫困县扩展到全省100多个县,辅导内容已涵盖器乐、声乐、合唱、舞蹈、美术、书法、摄影、视觉艺术、戏曲小品等诸多文化艺术门类,直接培训对象逾3万人。在全省“耕山播海”成果展演活动上,有50余支出类拔萃的受训团队参加了展演。爱心拉拉勾”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文化志愿者、专家辅导员走进贫困山区泰顺县罗阳镇鹊巢小学、淳安县金峰乡安上村文化礼堂,开展免费培训,将文化良种送到基层。同时,走进天成教育集团、浙江省盲人学校,用文化的力量助力外来务工者子女、视力残障孩子茁壮成长。

   五是以新媒介为依托,普及艺术欣赏。 结合免费开放工作,通过举办高端、有质量的实体、网上以及流动的艺术展览、演出、讲座,引导人们欣赏经典艺术和优秀艺术,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水准。同时,为扩大艺术欣赏普及面,对浙江艺术网进行了改版升级,建立“浙江省数字文化馆”服务平台,开设网上课堂、网上舞台、网上展厅等栏目,将展览、演出、讲座搬上网站,向人们进行艺术欣赏的“滴灌”。目前网站月均点击量逾8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