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文化生活热点看这里
东阳江边的龙舟赛。
单说文化,它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又深深渗透进每一个领域。也正是文化这股脉络,连接着承前启后的渊源历史,使普通百姓享乐其中。过去的一年,我市市民品尝了一道又一道文化大餐,意犹未尽。
2016年,刚刚尝到一点文化甜头的市民们,依然期待和渴望更多更精彩的文化盛宴。2015年的文化热点是否能持续发热?还能变出怎样的花样?我们在此收集了一些2016年与我市市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文化热点,看看到底可以欣赏到一场怎样的文化大戏。
让文化遗产在当代“活起来”
上周六(11日),我们迎来了第11个文化遗产日。
而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里,不少市民包粽子、做荷包,在东阳江上赛龙舟……这些端午节的老传统,始终没有被人遗忘,甚至有不少市民积极参与其中。从这点看,文化传统有了传承,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了。
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换种说法,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活起来”,使先祖创造的、又与人们朝夕相伴的历史遗产,进一步纳入社会的视野,深入人们的心田。
展示是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要方式,是基于丰厚、可靠的学术根基和严谨认真的保护理念与机制的科学工程。在文化遗产事业发挥着鲜活社会效应的国家,诸如希腊、意大利、法国等,人们会看到残缺的建筑构件被布置和架构出某一时段的原状形象。
我市现有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0处省级文保单位、100余处市级文保单位以及近200处文保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
就在文化遗产日的前两日,市博物馆以“齐心保护文化遗产,合力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开展了“走传统村落,识文化遗产”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文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知度,更在社会上营造了保护文物、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浓厚氛围。
古建筑和文保点的独特魅力,不仅让当今百姓流连忘返,更增强了归属感,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也正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一主题的最好解读。
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另一个关键是,让那些懂遗产、懂技艺的专家学者与传承人走进社区、走近百姓。我市自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共普查出1600多个项目,其中获得国家级项目和荣誉称号的10个,获得省级项目和荣誉称号的34个,走在了全省前列。在传承人方面,有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15名,金华市级传承人29名,东阳市级传承人21名。
为了进一步做好“非遗”传承工作,由中国木雕城和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的非遗学堂,让民众与“非遗”来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也带给人们更多温暖的感觉和思考的价值。
当然,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还要研究当代的社会需求,尤其要引导年轻人的审美,这是更好传承文化遗产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只有真正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遗产才能拥有新的归宿。让文化遗产的“变现”,离不开向伟大传统致敬的情怀,更需要创新求变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