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文化活动让闽南文化走进生活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11.07.2015  14:13

  7月9日,闽南理工学院与市博物馆签订合作协议,在市博物馆设立实践基地,双方将在今后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而市博物馆更是利用自己的资源与平台向闽南理工的大学生们提供无偿的文化服务。
  事实上,在我市,这样无偿的文化活动与文化服务还有许多,虽然没有任何收益但他们的组织者均甘之如饴——
  “石狮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但不少新生代对传统文化还是一知半解,日后协会还将开办多样化的活动将闽南文化深入市民群体。”石狮市侨乡乡土文化协会会长蔡第福说。
  “我们年纪都大了,希望在年轻人中传承这一闽南传统艺术。”永宁南音社董长灿说。
  “我们举办青少年灯谜培训班,就是为了让石狮灯谜文化薪火相传。”市灯谜协会会长苏荣灿说。
  公益活动助力文化传承
  近日,记者途经永宁老街永宁南音社时发现,在那斑驳的木门之上多了一张红色的“招生通告”。原来为了传承南音,永宁南音社聘请南音名师,开办免费南音培训班,为社区南音爱好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据培训班组织者之一董伦清介绍,每天夜幕降临后,周边的居民和孩子就陆陆续续来到第二社区董氏理事会大楼学习南音,目前已有20多人,南音老师是特地从梅林村请来的,梅林村的凤鸣轩南音社是一个百年南音社。
  “我们年纪都大了,希望在年轻人中传承这一闽南传统艺术。”永宁南音社董长灿表示,因此,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们开起了免费南音培训班。“每天晚上7点多开始到10点,只要是对南音有兴趣的居民都可以来报名。”令董长灿和董伦清感到欣慰的是,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学南音。
  除了永宁南音社,塘边村恒韵什音社、石狮市灯谜协会、石狮市侨乡乡土文化协会等民间社团亦不留余力地助力闽南文化传承。如7月7日,暑期儿童灯谜公益培训开班,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三楼多功能厅里座无虚席,近百名小学生争先恐后竞猜灯谜,让陪同的家长赞叹不已。又如市侨乡乡土文化协会定期举办公益闽南文化讲座,向普通市民讲述闽南文化知识。又如由石狮市侨乡乡土文化协会、石狮市老年大学联合开展的传统文化课在每周三向市民授课。
  放弃休息时间为孩子们授课
  周末,在沙美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的音艺室,5个孩子正在那学习什音,他们的老师是石狮“非遗”传承人卢远雄。记者看到教室的正前方挂着《万人欢》的工尺谱,3个孩子正在练习乐器,2个孩子在学习工尺谱,卢远雄一会俯身为孩子们调整乐器的音准,一会吹起他最拿手的唢呐带领孩子们演奏,古曲在这群孩子的手中绽放出新的力量。
  “什音演奏人才的青黄不接,成为制约什音发展的瓶颈。”卢远雄说,去年起,他开始义务教村里的孩子们学习什音,最初是每天晚上到他家里学习,现已有20多个孩子,其中最小的才9岁。卢远雄告诉记者,沙美村什音社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他非常希望能把什音这一闽南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恰逢去年沙美村建成了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并特地设置了音艺室,他才将什音的教学场地转到这里。
  “虽然要牺牲不少休息时间,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仍很欣慰。”卢远雄说,据他所知,其他村居如洪厝、塘边、莲中等村居的什音社也均有开设免费教授青少年什音的课程,将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交到孩子们手里。
  民间文化力量可燎原
  “传一方闽南特色,承习习文化春风。”近几年来,我市不少团体、单位部门抑或是个人都自觉地将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当成己任。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这当中人们既看到了许多老前辈在“前线奋力作战”,同时也看到了不少年轻80、90后的助推。
  “闽南文化,不仅仅是石狮市政府的闽南文化,更是所有人的闽南文化。”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表示,举个例子来说,这些年来,“非遗”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评选“非遗”,各级有关部门为了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努力。值得高兴的是,今年我市又公布了一批石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新增七项工艺。然而,这七项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并不仅仅是被列为“非遗”就够了,它们还需要通过文化团体、普通民众的推动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如今,石狮民间文化力量正呈蓬勃之势欣欣向荣,政府应当认识到这股力量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将这股力量聚合在一起,为我市文化传承工作注入新鲜活力。”李国宏建议,可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和措施,重视支持民间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文化传承,如应该支持民间组织和群众团体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给予民间自办的文化活动一定的经费补助,引导民间力量参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