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另一种武器
86岁的王雪,鼻梁上架一副眼镜,花白头发一丝不乱,和蔼可亲又气质端庄。
桌上一个相框里,放着1955年万隆会议时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和中国外交官的合影,她和丈夫任传毅都在其中。
丈夫任传毅是新中国第一批外交官,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战役等。王雪自己11岁就成为党的秘密交通员。这样的家庭,故事很多,很精彩。家风家教自然也比普通人家要严格。
不服输,要学习。她身上散发着知性美丽的光辉,是岁月的沉淀,也是自我的修炼,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下一代。
“我不是来做太太的,我要学习”
11岁时,王雪成为秘密交通员。白天背着粪筐捡牛粪,情报就藏在牛粪里。地下党员集中在她家开会,她要爬到屋顶去放哨。
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河北易县,就是她的老家,抗战中是敌占区。艰苦卓绝的岁月,练就了跟敌人斗智斗勇的能力。后来抗战结束,她发现还有一样能力很重要:那就是文化。
“文化是另一种武器,是为党工作的本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王雪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怎么学?晚上趁着月光,拿树枝在地上写字。遇到下雪天,雪地就是一张天然的大纸。她一心一意要学习。到什么程度?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说:我不是来做太太的,我要学习。那个年代结婚都是组织安排,她敢以学习的名义“不服从”安排,可见她对文化的执拗追求。
所以王雪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学习好。两个儿子学习都不错,大儿子15岁参军,小儿子17岁参军——那个时代只有品学兼优者才有资格进部队。孩子们从部队回来后,王雪鼓动他们考大学,“一定要考大学”。在王雪看来,知识文化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报效祖国最重要的武器,尤其是在和平年代。
结果当然都不错,大儿子读了电子工程,成为最早一批计算机人才,小儿子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做了导演。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交好朋友,做正直人
王雪的丈夫任传毅,今年94岁,刚刚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一本回忆录《光荣与苦难》。二儿子任晓光(笔名古榕,电影导演,曾导演《老店》等电影)正在为此书做整理。
这样的革命家庭,家庭教育更严格,也多了一丝军人色彩。
比如说父亲任传毅唤儿子,用的是军事口令,喊“任晓光”,儿子要答“有”。家里作息要求严格,起床、睡觉、吃饭都有规定的时间。比如说晚上9点要睡觉,一定要躺到床上,闭着眼。父亲还带着他们游泳,小哥俩10岁左右就游过钱塘江。
父母的故事听了很多遍,二儿子任晓光说,对他们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
在北京读书的时候,任晓光趁着假期去照顾瘫痪多年的外婆一个多月。外婆很感动,任晓光说,“我妈都这么孝敬,我敢不孝敬?”
任晓光记得最清楚的是,母亲总说,要走正路,有文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母亲王雪对孩子们管教很严,不许孩子们跟人吵架,两个儿子交往的朋友和伙伴,她也会打听对方人品怎么样。她觉得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很重要,告诉孩子们要交好朋友。
而对孩子们影响最大的,当然还是父母的言行。父亲任传毅不拿别人一针一线的故事,最为全家人津津乐道。工作上别人送的小礼品,他一律上交。甚至包括在印尼大使馆工作的时候,外国朋友送给孩子的小衣服,他都拿去交公。
这对任晓光的影响就是——“永远做个正直的人”。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向芳 编辑: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