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城旅游创新之魂

20.07.2016  06:08

  优秀传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与创新的“”与“”。“古城+”模式通过“连接”实现古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铸造古城文化旅游的新辉煌。

  文化:古城旅游创新之魂

  梁雪松

  从2013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建设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这些论述,紧扣当代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深刻揭示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这为文化旅游业的定位确立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和“”。这里虽然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泛指,但对于拥有古城资源的地方旅游业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其发展与创新的“”与“”。

  以绍兴为例,在依托当地“古城资源”打造旅游业的同时,注重将两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古城当代的旅游文化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留住古城文化根脉和发展基因的同时,实现古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成为其现代旅游业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古城+新城”。强化规划管控,实施功能疏解,减少古城常住人口,最大限度地把古城“”出来,让世界人民共享。目前绍兴城市发展是按照“双城”分开发展的思路,走上一条“一轴双城、分开发展,新旧两利、传承文脉”的复兴之路。通过“保古城+建新城”的模式,挖掘老业态、复活老绍兴;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绍兴。通过对“双城”功能与发展空间的整合,在空间一体化联动发展,资源一体化高效利用,服务一体化配套铺开,产业一体化合理布局等方面得到有效整合和升级。

  “古城+文博”。古城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于其固有的特色,也就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惟一性的古越历史文化。绍兴在加强古城旅游产品在古越文化形式上的展现,打造古越遗址和纪念建筑游览路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力争把当地古城打造成为老少皆知的“微博之城”(中小型博物馆)、“故居之城”。在资金筹措上,则鼓励和资助民间博物馆、非遗博物馆;通过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保障和引导,吸引传统工艺技艺者进入主要商圈、热点景区、高端酒店、大型商业综合体。

  “古城+原味”。让生活形态“活着”,就必须科学规划绍兴古城区域人口容纳量的最佳值,让游客体验到古城的“原味”,看到“活着”的古城。让民间风俗习性“活着”,对社戏、庙会、舞龙、灯会等传统民俗进行现代元素包装,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城肌理“活着”,充分利用古桥、古台门、古街道等传统风貌资源,再现“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横”的“水城”特色。

  “古城+好客”。古城的灵魂不是建筑,而是生活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心里和外在的表现,在“古城+”模式下,整个区域的居民都是服务者、是主人、是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这种种全民的“好客”本身成为了古城旅游最吸引游客的风景之一。从旅游业的全要素、全行业、全时空、全社会、全覆盖推进古城“全域旅游”,以古城为平台,放大“+” 的价值,实现全域景区化、产品四季化、服务人性化,构建起一个处处有景观,时时有服务、消费不打烊、体验不休假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让游客与居民有机集合在一起。

  “古城+纪念品”。目前绍兴旅游纪念品市场“浮萍化”态势严重,缺乏文化、缺乏本土特色,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古城+”理念下,强化本地文化元素,向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景区(点)学习,实现艺术品实用化、设计本土化、销售唯一化的目标。通过体现古城主题文化的纪念品来强化游客记忆的持久性,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古城+漫游”。旅游方式和旅游需求的变化,游客从观光旅游向“慢闲”旅游转型,把简单的游览参观提升为对传统古城市井生活的深度体验。因此,解决好“到哪里去慢”(即项目问题)和“怎么闲”(即市场问题)是关键。由点串成线、由线形成面、由面成全域, 清除水路陆路“漫游”系统的障碍;做好“白+黑”,丰富白天时光,优化夜间体验,打响夜经济;做到“点上有经典,线上有特色,面上有品牌”,让游客留下来,让游客走进古城的每个角落,享受和体验当地人真实的、原汁原味的“慢生活”气息。

  “古城+智慧”。标准化管理是古城旅游服务的质量保证,通过“古城+大数据”智慧服务游客,从游客在目的地停留的行程安排、路线设计、饮食口味、住宿要求等每一个动作,比如在古城消费的一张门票、一件礼品、一杯咖啡、一辆单车、一次乘船的消费和需求来分析可能产生的新机会,去思考“”的需求、消费的升级,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促进古城交通便捷化、古城市场规范化、高校服务精细化,实现全域一流资源、一流标准、一流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知水平。

  这种“古城+”的模式,是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的具体应用和探索,是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凝聚新的力量;是时代特征体现和时代语言的表达;“古城+”靠人本意识和开放思维来支撑,其本质是通过“连接”实现古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创造古城文化旅游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