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驱动国家级新区建设

05.06.2016  20:59

  自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成立至今,国务院共批复了17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东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江苏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黑龙江哈尔滨新区以及吉林长春新区。

  在最近召开的第四届京交会上,多个国家级新区亮相。其中,文化产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增添了国家级新区的文化氛围,也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背 景

  24年17个国家级新区获批

  记者了解到,国家级新区的成立、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2014年以来,共有11个国家级新区获批,而1992年至2013年的22年间,一共才批复了6个,批复速度加快。其中2014年和2015年分别批复了5个,2016年至今已批复1个。

  大多数新区成立后GDP呈快速增长趋势。如天津的滨海新区,1994年GDP总值仅112.4亿元,到2015年达9200亿元,是1994年的81倍。不过,最早获批的国家级新区的“四大元老”,近几年GDP增速总体呈下降态势,浦东新区更是在2015年首次不提GDP增长的具体目标。

  目前国家级新区分布在各个区域的经济带,已趋于饱和状态。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严控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级新区的设立是对整个区域发展战略的宏观设计,通过新区的经济引擎作用来带动当地发展;对地方来说,成立国家级新区意味着可以从中央获得更多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然而,由于享受的优惠政策众多,如果盲目批复就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得其反。

  去年4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国家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部分新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规划执行不严、土地等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不强、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等问题。

  对于国家级新区的出路,相关人士认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其中,多个国家级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经济。

  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文化范儿

  首次亮相京交会的陕西省西咸新区的“文化旅游”引人注目。西咸新区以创新发展方式为主题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并入选首批17个国家级双创区域示范基地。

  5月29日,作为西咸新区五大板块中面积最大的区域,秦汉新城举行了京交会专场推介会,推介其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秦汉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陈辉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就是将秦汉新城建设成为一个秦汉历史文化聚集展示区。

  秦汉新城104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区内,拥有300多处周秦汉历史文化遗迹。如今,依托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秦汉新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大力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

  此次京交会上,秦汉新城推出了《鼓励服务贸易发展暂行办法》,对旅游业、文化创意、文化传媒、中医药、健康等主导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扶持。每年拿出专项补助资金,支持文化旅游、医疗服务、互联网等领域企业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品牌营造、专利申请、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企业高额的补贴奖励,实现创新平台与创新企业共同发展。

  据陈辉介绍,为促进产业发展,秦汉新城还出台了产业扶持、高端人才引进、双创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补贴、奖励、配套等方式对区内企业及个人给予支持。

  “秦汉新城首先要发展成为一座文化之城。依托秦汉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构建秦汉历史文明集中彰显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大秦文明园等地标性项目,促使城市文化氛围显著增加。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挖掘秦汉历史、文化内涵,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打造数字文化产业聚集区。”陈辉介绍。

  因此,在文化产业方面,秦汉新城以“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努力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外包创新示范区。依托现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其也在不断完善数字媒体制作云平台功能,为游客提供以秦汉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各类文化产品。此外,积极引进一批艺术文化产业服务企业,积极争取设立陕西省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

  陈辉告诉记者,秦汉新城还依托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大秦文明园区、咸阳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馆、汉长陵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和“万古秦风”光影视觉秀项目,成为大西安国际丝路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

  此外,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秦汉新城也正在发展“田园新城”,把创意农业发展、旅游休闲观光、优美小镇建设有机结合,构建了都市田园生活的新方式。秦汉新城建设了全长18公里、绿化面积2000余亩的渭河生态景观带,并在武陵源布局张裕酒庄、北星花木、西部芳香园、秦汉鲜花港等一批占地3万多亩的都市农业项目。

  贵州贵安新区:创客空间“人居范儿

  贵州代表团主打“贵安牌”。贵州展厅以VR、裸眼3D等现代新型技术,向来宾展示了贵安新区的基本情况、优惠政策及景观风貌等,贵安新区精心制作的手绘地图也得到了参观者的青睐。

  贵州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登峰在推介中表示,贵安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8个国家级新区,承载着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使命。据介绍,今年贵安新区获批成为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作为生态宜居之城,孙登峰称贵安新区拥有的是“清新的空气、爽爽的天气”。由于贵安新区重峦叠嶂、秀丽多姿,与瑞士自然地理条件相近,因此,贵安新区建设充分借鉴瑞士城镇乡村与生态景观交融辉映的经验做法,走组团式、点状式发展的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围着山转、跟着水走,注重保留村庄特色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们前后投资了上百亿元,完成600公里的城市干道建设。”孙登峰说,凭借生态环境等优势,在两年多时间内,贵安新区成功吸引了多家大型企业入驻。

  入驻企业贵州泰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贵安新区运营泰豪“E时代”贵安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园。这一大数据产业综合体基于对城市文脉的尊重和大数据产业背景布局,以数字内容产业为核心,整合山水肌理,打造“湖山之间、动漫之巅、创意之城”。

  该公司副总经理强彧表示,产业园采用“文化+科技+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开发基础服务、增值服务,打造一个大数据之下的数字文化全产业链平台。

  目前产业园拥有20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致力于打造一个一站式的社交中心。“通过E+公寓、E+办公、E+商业等系统,园区员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是‘互联网+’式的。此外,我们还设立了贵安学堂,组织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推动人性化服务。”强彧介绍,在资金方面,创客基地的产业研究院拥有产业孵化基金,为初创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则有相应的产业基金进行扶持,企业退出机制也逐渐成熟。